《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2.3经营成果报告的设计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理论知识

现阶段经营成果报告的主要载体是利润表。《企业会计准则》将利润表定义为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例如,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利润表反映的就是2010年经营成果情况。

一、利润表总体结构设计

利润表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等式关系。

从配比角度看,收入与费用在财务报表层面存在两种配比方式:其一是总收入与总费用的配比,依据此编制的利润表称为单步式利润表;其二是收入与费用的分类配比,依据此编制的利润表称为多步式利润表。

(一)单步式利润表设计

单步式利润表结构的特征:一次配比完成利润计算,即将当期所有收入列在一起,所有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

利润表的内容:包括了收益、费用支出与净利润三部分内容。

优点和不足:单步式利润表计算简单,能直观地将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汇总计算净利润,易于编制和理解。不足是无法反映出净利润的形成过程和结构,不利于对经营成果进行更深入分析,比如利润质量。业务比较简单的企业可采用单步式利润表结构。

基本结构如表2-4所示。

利润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收入:




成本费用:




净利润:

(二)多步式利润表设计

多步式利润表结构的特征:多次配比分步完成净利润计算,即通过对当期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多步式利润计算过程中的多次配比是以费用的功能划分为基础进行的,包括了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并且将营业成本与其他费用分开披露。

企业可以按照三个步骤计算净利润:

(1)以营业收入为基础: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2)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净利润(或净亏损)=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4)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这三个计算净利润的步骤形成了多步式利润表的总体结构。基本结构如表2-5所示。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二、营业利润




三、利润总额

四、净利润

五、每股收益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多步式列报利润表,具体编制格式可参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

二、利润表项目列报设计

在设计利润表表内项目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是利润表内应该列报的内容;其二是每一经营成果类会计要素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列报方式。

(一)本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与利润表列报内容的选择

本期营业观是指利润表只应反映由本期营业产生的经营成果,对于诸如列入营业外支出的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非常项目以及前期损益等非本期的、非营业的经营成果不列入利润表。损益满计观是指利润表应该包括当期全部的经营成果,除了按照本期营业观所包括的内容外,还要纳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项目。我国利润表编制采用了损益满计观,但这还不是完整的损益满计观,因为现行利润表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综合收益”,比如非经营活动的“其他综合收益”就直接计入权益的利得与损失而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反映。

(二)利润表项目具体列报设计

企业每类活动都会发生相应的耗费,不同活动又存在着主次之分,体现为生产、销售、管理、融资等,由此也就形成了费用的列报次序,即代表生产的营业成本与营业税金及附加、代表销售的销售费用、代表管理的管理费用、代表融资的财务费用以及经营活动之外的资产减值损失。这些报表项目可以认为是由企业从事的实体经济引发的,还有一部分经营成果是由从事的虚拟经济引发的,通常在一般企业中所占比重不很大,因此排在了实体经济之后,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这样的列报方式能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结构化信息,清楚地揭示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和构成,提供的信息更为相关。

任务描述

请联系你的工作实践说一说利润表表内项目列报的原理。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会计制度设计》第七章  本章小结

《会计制度设计》第七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从企业主体角度看,所有者权益代表了企业自有资本,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构成是按照企业使用的永久性程度进行划分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持久性逐渐降低;这四类尽管都属于所有者权...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本章小结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现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合理保证资产安全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对存货、...

《会计制度设计》第五章 5.1 生产活动与成本核算

《会计制度设计》第五章 5.1 生产活动与成本核算

任务描述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能对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成本核算规范,并且企业会计准则与成本核算完全无关,成本核算仅仅是依赖会计实践进行的,主要是会计职业判断在发挥着直接的约束作用,这...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本章小结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企业对外财务报告具有自身的流程,通常包括财务报告编制流程、财务报告对外提供流程与财务报告分析利用流程。本章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为设计基础,着重从财务报告列报的会计要素角度...

《会计制度设计》第八章 本章小结

《会计制度设计》第八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企业将资产投入到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然会转化为各种各样的成本或费用,它们可能为企业带来会计收益,我们将之划分为营业利润与利得或损失。营业利润产生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代表着企业的创利能力,...

《会计制度设计》第六章 学前热身

《会计制度设计》第六章 学前热身

学前热身财政部2016年11月28日在其官网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三十五号)》,在2015年统一组织全国35个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对47户国有企业、上市公...

《会计制度设计》第五章 5.3 具体产品成本核算程序设

《会计制度设计》第五章 5.3 具体产品成本核算程序设

任务描述某企业使用同一种原材料在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生产出A产品、B产品与C半成品三种,C半成品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销售。A产品、B产品与C半成品是联产品,其成本核算方式如下图所示:问题:根据上述成本核...

《会计制度设计》第六章 6.8 预计负债

《会计制度设计》第六章 6.8 预计负债

任务描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担保一方面有利于银行等债权人降低贷款风险,另一方面使债权人与债务人形成了稳定可靠的资金供需关系。但是,必须看到担保业务具有“双刃剑”特征,一些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陷入担保怪圈和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