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2.2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设计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理论知识

企业财务状况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最基础的还是以会计要素为主体并利用会计要素间的等式关系来构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表格文件。

一、企业财务状况与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是描述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其进行了定义。资产负债表是描述企业财务状况的载体。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例如,公历每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反映该日企业的财务状况。新企业会计准则遵循了资产负债观,即在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定收益。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

二、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设计

资产负债表遵循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日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来源(受偿权)。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设计是指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在总计金额的关系上的描述方式,是对它们在资产负债表内的相对位置的设计,包括账户式与报告式。

(一)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设计

账户式又称平衡式,是把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为资产方,右边为权益方,权益方再按照受偿权的顺序先列示债权人权益(负债)而后列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资产负债表左右方的金额必然相等。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见表2-2所示。

表2-2 资产负债表(账户式)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资产期末余额期末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期末余额年初余额



负债: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资产总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选择了账户式构建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具体编制格式可参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

(二)报告式资产负债表的设计

报告式又称垂直式,是把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三个会计要素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它形似企业主体向外界报告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关系上。报告式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见表2-3所示。

表2-3 资产负债表(报告式)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资产期末余额年初余额



资产合计

负债: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合计

三、资产负债表内项目列报的设计

会计要素是由具体的会计账户组成的,现阶段财务报表项目与账簿中的会计账户间有着内在一致性,即报表项目金额基本上来自相应总分类账户金额,而报表项目列报方式需要设计。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列报方式设计的基本原理

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来看,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会计要素的具体列报方式有两种:

1.将债权人权益保护视为首要责任

则资产会计要素的具体报表项目按照流动性来排列,即按照资产类报表项目的流动性大小来列报,这是因为债权人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取决于资产的变现性。

2.将所有者权益保护视为首要责任

则资产会计要素的具体报表项目按照盈利性来排列,即盈利性的资产列前,通常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顺序排列,这是因为所有者权益方更关心企业的盈利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第一种资产类报表项目的列报方式。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右方权益方而言,负债会计要素的具体报表项目的排列与资产类报表项目的排列方式应该一致,也是以流动性作为列报标准。就所有者权益而言,由于所有者是企业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其对企业的初始投资通常不能随意抽回,由此所有者权益类报表项目的列报标准就是按照其与企业主体的持久性程度来排列,这也意味着企业资产的稳定程度,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基础。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具体列报内容设计的基本原理

考虑到报表项目完全强制统一制定不现实,现行会计准则及相关规范提供的是参考范本(模版),企业应在总体遵守财务报表结构的基础上做一定调整以匹配企业经营性质与特色。比如,企业如果没有无形资产或者金额很小,就可不设该报表项目或并入其他资产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第四章第十七条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对报表项目排列给予了提示,企业可从有利于财务报告分析的角度考虑列报问题。

(三)资产负债表项目具体列报金额设计的基本原理

从会计信息加工程序的一般原理来看,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按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而对会计账簿信息进行的综合反映。理论上这种综合反映存在两种最基本设计思路:

第一种:

资产负债表项目具体列报金额设计的基本原理2_2-2-1.png

第二种:

资产负债表项目具体列报金额设计的基本原理2-2-2.png


任务

1.会计信息使用者(债权人、股东等)为什么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依据流动性强弱顺序在表内列报都认同?

2.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表内列报金额的来源有哪些?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会计制度设计》第八章 8.5 资产减值损失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第八章 8.5 资产减值损失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任务描述三九医药2003年报:“截至2003年12月31日三九医药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余额为28.52亿元,其中控股股东三九药业占用公司资金余额为20.43亿元,最终控股股东三九集团占用公...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4.5 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4.5 无形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任务描述某省财政监督检查局对A公司进行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如下现象:1.该公司2014年4月外购一项专利技术,入账价值为90万元,仅有使用部门和卖方签订的合同,而没有相关技术分析与可行性分析文件...

《会计制度设计》第三章 3.2 会计凭证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第三章 3.2 会计凭证设计

任务描述下述是关于会计凭证的论述:(1)某公司日常交易对象多为个体户,大多数交易都是现金交易且没有相关凭证,所以只能用白条和自制收付凭证来支持账务处理,但该公司保证这些活动都已经真实发生。(2)甲公司...

《会计制度设计》第八章 8.4 期间费用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第八章 8.4 期间费用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任务描述任务一某单位采购员王某出差回来到会计部报销差旅费。他出差前向单位预借差旅费10 000元,并按规定办理了有关借款手续。现在,他凭有关发票账单报销9 000元,并交回未用余额1 000元,会计员...

《会计制度设计》第九章 本章小结

《会计制度设计》第九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从核算角度看,责任会计也是一种分类核算方式,只是这种分类可能要对原有的企业组织架构进行改变,就是将原先的组织架构在遵循分级分层、权责利结合、责任可控及目标一致等原则的基础上,以投资中心、利润中...

《会计制度设计》第十章 本章小结

《会计制度设计》第十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企业会计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核算流程的核心就是将业务活动的原始数据加工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信息技术推动着手工会计模式向会计信息化发展,从最初的手工核算与计算机账务处理并行到计算机账务处理...

《会计制度设计》第八章 8.1 收入与费用业务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会计制度设计》第八章 8.1 收入与费用业务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任务描述某服装批发企业根据客户要求定期向商场、超市及个体户成批销售各类服装,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销货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出现大量的坏账,现金流转能力不断下降。为了彻底改变这一不利企业长期发展的状...

《会计制度设计》第六章 6.3 应付账款

《会计制度设计》第六章 6.3 应付账款

任务描述任务一据《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6月24日报道,审计署发布的6家中央企业2008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财务处理不规范成为普遍问题。其中包括:① 华电集团约70亿资本金未到位问题,即截至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