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很多,比如为了获得社会赞许或某种回报、为了避免个人良心受到谴责。但有时候,人们也会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的内部动机在于同情他人或坚持内化的道德准则。
(二)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
关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分别来自社会交换理论、生物进化理论和社会进化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不仅互相交换物质的东西,也会互相交换带有社会性的东西,如爱、服务、信息和地位,而且在交换过程中运用的是“最小最大”策略,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助人行为的核心动机在于获得奖赏、避免惩罚。激发助人行为的奖赏有的来自外部,有的来自内部。外部奖赏包括感谢、友谊和后期回报;内部奖赏包括减少内疚、减少消极心境、提升自我价值感、提升个人幸福感。
2.进化论观点
美国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Wilson)认为帮助他人的倾向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亲社会行为是动物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种群生存价值,即有助于种群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利他行为就属于这类特质。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动物最愿意帮助那些基因上与它最接近的个体;人际间的血缘关系越近,利他行为越常发生,而且产生的效益也越大。
以上观点称为生物进化论,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进化论观点是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论的代表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坎贝尔(Campbell,1975)提出,基因进化只能解释少量的亲社会行为,如父母照顾年幼的孩子、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行为,但不适合解释更宽范围内的亲社会行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将选择性地演进某些能够增加群体繁荣幸福的信念和技能。由于亲社会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有益行为,因此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提升,成为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的一部分。有三种社会规范对助人行为至关重要,他们是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和社会公平规范。
(1)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个规范主要是针对助人者而言的。
(2)相互性规范。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这种规范对维持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公平规范。社会公平规范要求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没有助人并非因为我们没有责任感或者不遵循互惠规范,而是因为发现对方不值得帮助。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过程及影响因素
前面关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所涉及的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亲社会行为是否会实际发生,还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起作用的因素,其中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 决策理论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如图11-2所示。
1.知觉到需要
任何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第一步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判断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需要很明确,人们就容易表现出助人行为。比如,看到小孩摔倒了,赶紧过去把孩子扶起来。但有时问题情境传达出的信息比较模糊,人们就较少表现出帮助行为。例如,深夜听到尖叫声,人们并不明白声音传达的意义,所以人们就不会提供帮助。
2.个人的责任
决定助人行为的第二步是个人责任判断。如果人们认为自己对别人的事情负有责任,就会表现出助人行为。如果在该事情上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就不会表现出助人行为。
3.权衡成本和利益
有时候帮助行为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时间、精力和金钱,助人者在作出助人行为决策之前,会考虑帮助他人潜在的得与失。如果帮助他人的收益大于不帮助的收益,他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在社会交换理论中谈到,计入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很多,除了时间、精力、金钱、地位等外部因素外,还包括内心感受,如快乐、幸福、自我价值感、自我实现感等。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
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在有些情况下,即使人们意识到了帮助的必要性,也明白自己应负有责任,但由于他们找不到最适合的帮助办法,或者缺乏帮助的能力,也不会实施帮助行为。
(一)攻击的含义
攻击又称作侵犯,心理学中对其有三种不同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Dollard,1939)认为“攻击是以给行为所指向的人造成伤害为目标的行为”。这一定义特别强调了攻击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即伤害意图。由于人的意图是内在的心理活动,很难直接观察或测量到,采用这种定义常常会导致研究和实际操作中出现困难。另一种观点强调要根据行为后果来定义攻击,认为攻击是指“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这种定义方法可以使认定攻击行为的工作变得简单,但是如果抛开人的意图定义攻击,有时候就会把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化,导致错误地把一些非攻击性行为(如医生给病人拔牙、父母管教孩子等)也归入攻击行为。
基于以上两种观点都存在偏颇,班杜拉用了更加综合的认知观点来定义攻击,他认为,所谓攻击,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
(二)攻击的理论
人类为什么会存在或产生攻击行为?这始终是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关于攻击性行为的不同理论观点。
1.习性学观点
习性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生物学基础的科学,其代表人物是著名习性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康拉德·洛伦兹。他采用习性学观点对攻击性行为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动物的攻击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的攻击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进行释放。攻击性行为之所以被以遗传的形式保存下来,原因在于它具有“护种功能”。“护种功能”有三个典型表现:一是人和动物都会为保护自己的领地而表现出攻击行为;二是族内争斗通常发生在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情况下,例如交配季节,族内雄性成员之间会发生决斗,最强壮的成员会获得与雌性成员交配的机会,从而使其所繁殖的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三是护雏行为,通过与交配相联系的族内成员间的争斗而产生的选择过程能够使有机体适应族内和族群间竞争,这一过程最重要的结果是选择出具有攻击性的家庭保护者,由他们来保护幼雏,从而达到“护种”的目的。
2.挫折—攻击理论
20世纪30年代,多拉德等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来源于挫折。他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但很快有人提出质疑,首先攻击并不一定总是以挫折为前提,而且人们对挫折的反应也并不总是表现为攻击,哭泣、忧郁、回避、放弃或者更加努力等都可能成为挫折的应对方式。20世纪60年代,博克维茨(Berkowitz)修正了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它只是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或准备状态。情绪唤醒是挫折与攻击之间的中介变量。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从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入手,引入认知中介过程讨论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和发生过程,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直接学习,二是观察学习或模仿。
首先,儿童实际参与打架、斗殴等冲突行为是儿童习得攻击行为的重要途径,这种直接学习的显著特点是行为的后果对儿童产生即时强化,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己采用的不同攻击方式所产生的后果,可逐渐认识到攻击行为是应该表现还是应该抑制。
除以上直接学习方式外,班杜拉认为观察或模仿学习在攻击行为获得中至关重要。儿童对攻击行为的观察或模仿学习由四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
(1)注意过程。儿童把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在观察榜样的攻击行为上。
(2)记忆过程。儿童对其感知过的他人的攻击行为的有关信息进行编码,作为表现存储在他的记忆系统中。这种表象对儿童今后的攻击行为起指导作用。
(3)动作复制过程。把观察到的或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反应模式。
(4)动机过程。指个体因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强化、奖励。
(三)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
上述理论解释了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但有机体获得攻击行为后,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表现出攻击行为,那么攻击行为在什么时候表现?有哪些因素影响攻击行为发生呢?研究发现厌恶性刺激、激活和媒体因素影响着攻击行为的发生。
1.厌恶性刺激
很多时候,厌恶性刺激,如疼痛、过热、攻击和拥挤等会引发攻击行为。首先疼痛会提高人的攻击性,博克维茨曾将大学生被试分为两组,要求一组被试将手放到温水中,另一组被试将手放到会引起痛感的冷水中,并要求他们坚持一段时间。结果发现,手在冷水中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烦躁不安,他们更倾向于指责另一个被试发出的噪声。博克维茨由此认为,引发攻击的是厌恶性刺激,而不是挫折。其次,温度过热也是引发攻击的诱因。安德森(Anderson)等将不同温度的日子、季节、年份、城市和地区进行比较后发现,在北半球,不仅仅是高温的日子里暴力犯罪偏多,凡是温度更高的季节、年份、城市和地区,暴力犯罪都更高。除此之外,博克维茨认为任何厌恶性的事件,如期望落空、被辱骂等都会诱发更多的攻击行为。
2.激活
厌恶性刺激会激活个体的不愉快体验、愤怒情绪,也有可能激活个体的敌意想法和不良记忆,这些激活进而会引发攻击。安德森等认为内部激活是厌恶性刺激引发攻击行为的中介变量。酒精是引发机体激活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有报告显示,美国费城四年中64%的杀人案与酒精有关,荷兰一年内91%的严重暴力事件与酒精有关,瑞典的暴力犯罪中68%与酒精有关。
3 . 媒体因素
在众多媒体中,暴力电视和暴力电子游戏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首先,暴力电视为儿童的攻击行为提供了榜样,改变了儿童对世界的看法。经常看电视的儿童更多担心“会有坏人闯入自己家”,同时,他们对暴力行为的情绪反应会变得漠然,并对自己的攻击行为不予约束。
随着电子游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儿童生活中,研究者从对电视媒体的关注转向于对电子游戏的关注。安德森调查显示,有59%的女孩和73%的男孩报告称他们喜欢暴力游戏。反复玩暴力电子游戏会提高儿童攻击性人格形成的可能性,形成过程如图1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