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情 绪
学习目

重点掌握:情绪的概念、成分、功能及表达的途径,情绪理论的基本思想,情绪调节的概念;

掌握:情绪的基本分类;

了解:情绪调节的过程与策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数万生命顷刻之间消失了……人们惊恐、害怕、哭泣、悲伤、痛苦、内疚、孤独和自责。这场罕见的灾害,带给了人们巨大的伤痛和无尽的悲哀,但它却无法让我们惧怕和退缩。面对震灾,人们用爱心筑起精神的长城。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展开生命大营救;教师在地震尚未停止之时来回往返教室多次疏散学生,而自己却未能走出教室……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而震后的救援带来的是感动。在这场世纪罕见的灾难面前,人们的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特别是恐惧、害怕、悲伤等消极情绪会给人们身心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震后有许多心理学家赶赴灾区,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消除恐慌情绪。

什么是情绪?上述事例中人们所产生的惊恐、害怕、哭泣、悲伤、痛苦和内疚等都是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满着情绪,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经历着情绪的体验,如享受友谊的快乐、欣赏电影的愉悦、不小心弄坏了东西而难受等。同时也会经历一些强烈的情绪体验,如曾经沉醉于热恋之中、为获奖而兴奋、为亲人的去世而悲伤等。这些情绪的性质可能不同,但它们都是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独特的心理过程,有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情绪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它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表。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是人类生存适应的第一心理工具。它具有组织、调节和动机的功能,是个性的核心内容,也是控制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的一个关键成分。它与认知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进化过程中的产物。

本章首先介绍情绪的性质、功能、情绪的维度和基本分类;然后介绍几种主要的表情,即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最后介绍情绪理论和情绪调节等问题。良好的情绪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而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了解情绪调节的规律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章内容要点

1.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情绪具有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已有研究认为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交流功能。情绪体验都在两个维度中,一个维度是愉快不愉快,称之为情绪的效价;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有低唤醒与高唤醒。

2.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外部表现和不同的适应功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基本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绪发生时,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包括面部、体态、手势及言语的变化,统称为表情。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非言语信息。

4.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5.坎农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生理反应,而产生情绪。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之为坎农—巴德学说。

6.认知评价理论中,阿诺德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价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她的理论被称为评定—兴奋学说。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7.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情绪调节既包含内部过程,又包含外部过程。情绪调节是为了使个体在情绪唤醒的情境中保持功能上的适应状态,帮助个体将内部的唤醒维持在可管理的、最佳表现的范围内。

8.情绪调节可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等类型。

9.格罗斯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过程的两个阶段,一个是在情绪发生前,一个是在情绪发生后,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情绪调节。

10.情绪调节可采取的策略有:回避和接近策略、控制和修正策略、注意转换策略、认知重评策略、表达抑制策略和合理表达策略。

思 考 题

1.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有哪些维度?

2.什么是表情?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

3.詹姆斯—兰格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4.坎农—巴德学说在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中有什么意义?

5.认知评价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思想是什么?

6.什么是情绪调节?它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三章 第二节 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 第二节 知觉

第二节 知 觉一、知觉的含义如果说感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的话,那么知觉就是对这些刺激的进一步加工。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第二节 社会行为一、 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很多,比如为了获得社会赞...

《心理学》第五章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第五章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是思维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心理学》第七章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心理学》第七章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一、什么是情绪调节人们的情绪随着个人生活的变化、事业的进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然而情绪的变化不一定能适应环境的需求,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应环境的要求。例如,你作为...

《心理学》第五章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心理学》第五章 第三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思维形式。当人们想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但又不能立即找到实现该目标的合适路径时,其所从事的活动,都可以称作问题解决。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第六章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获得

《心理学》第六章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获得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获得一、语言产生的概念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语言的生成包括口头语言的生成和书面语言的生成两种形式。口语的生成是指说话者将头脑...

《心理学》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 本章导学

心理健康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描述性标准,积极心理的主要成分;掌握:人格障碍、心理辅导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意义;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和特征,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自201...

《心理学》第九章 能力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九章 能力 本章导学

能 力学习目标重点掌握:能力的概念、种类,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影响能力的因素;掌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多元智力理论,情绪智力理论;了解: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曾经扬名一时的美国神童赛达斯6个月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