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章 第三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第三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是怎样形成的?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遗传、环境,还是其他因素?目前心理学家的共识是:一些与个人身体或生理有密切关系的人格特质,如情绪、气质、容貌方面的自我概念等,受遗传影响较大;而另一些较为复杂的人格特质,如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等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也就是说,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本节主要介绍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个体的遗传因素与人格的形成密不可分。1997年,伦敦儿童健康研究所的科学家报道,他们已经发现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组基因决定了女孩比男孩有更好的社交能力;澳大利亚基因学家尼克·马丁在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宣布,他在实验中取得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人体有特定的基因控制着像焦虑和抑郁这些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Buss)和普朗明(Plomin)曾对139 对同卵与异卵双生子在情绪性(稳定或激动)、活动性(爱动或好静)、社会性(主动或羞怯)三方面的人格特质进行研究。按照常理,他们同样都是双生子,出生后又生活在同一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该大致相同。然而,该研究却发现,同卵双生子在三方面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远远高于异卵双生子。(见表10-5)这说明,遗传因素对人格特质的形成的确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葛詹尼加和海瑟顿(Gazzaniga & Heatherton,2006)的研究也证实同卵双生子的人格五大因子的相关也比异卵双生子高。各因子的遗传性分别是:神经质为41%。外向性为53%,开放性为61%,宜人性为41%,责任感为44%。同时有学者根据波兰和德国双生子研究的数据,推算人格五因子的遗传性为40%~50%(Plomin & Capsi,1999)。


布查德和麦克高(Bouchard & McGue,1990)比较了分养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19~68岁)在加州人格量表上的特质(如责任感、克制能力、社会性、支配性等),证实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关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人格特质的遗传性为40%~50%。


总之,个体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同时,身体外貌对人格形成也有一定影响。身体外貌的特点,如肤色、脸形、身高、体重等,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受到社会价值和所在群体的评判,从而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如:有生理缺陷者,容易被人们讥笑或怜悯,有可能变得内向和自卑。


二、家庭环境因素

孩子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家庭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的结构类型、家庭的气氛、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水平、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家庭子女的多少等,都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 Baldwin)提出母亲的七种教养态度,如支配、干涉、娇宠、拒绝、忽视、专制和民主等。他发现,母亲支配使子女消极和依赖,母亲干涉使子女幼稚和胆小,母亲娇宠使子女任性和温和,母亲拒绝使子女抗争和冷漠,母亲忽视使子女攻击和自立,母亲专制使子女反抗和服从,母亲民主使子女既合作又独立。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Baumrind)首次提出“父母教养方式”,并对此作了观察性分类(如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和功能性分析(如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形成男孩的社会责任感和女孩的成就倾向,使儿童自信友善和适应社会)。我国学者钱铭怡等研究发现,父母对子女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有助于子女形成较高水平的自尊及自我效能感。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朱李婷等也认为,父母情感温暖是子女人格发展的保护因子,缺少情感温暖是子女人格障碍的危险因子。

确实,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感情融洽,家庭气氛轻松、愉快,孩子就会有安全感、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如果父母经常相互猜忌、争吵,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和忧心忡忡。特别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对孩子人格的发展具有消极影响。大量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比完整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孤僻、冷淡、冲动、好说谎、恐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特征,孩子通过随时随地模仿父母的言行,因而也形成了某些与父母相似的人格特征。

三、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的影响历来被心理学家所重视。美国心理学家伯恩斯坦(Bernstein)研究发现,遗弃孩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鲍尔比(Bowlby)对在非正常家庭成长的儿童和流浪儿作了大量的调查,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在婴幼儿时期与母亲建立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匈牙利心理医生斯皮茨(Spitz)在对孤儿院里的儿童所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进行婴儿依恋的研究,将婴儿依恋模式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与矛盾依恋三类。他进行了数十年的追踪,对婴儿时期的依恋与人格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安全依恋的婴儿在长大后有更强的自信与自尊,确定的目标更高,表现出对目标更大的坚持性,并容易建立亲密的友谊。

早期童年经验的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论,如早期经验对人格产生何种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为永久性的?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早期儿童经验是否会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化,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四、学校教育经验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学生从五六岁进入学校,至少要在学校学习9年,有的要在学校学习16年至20年,学校教育贯穿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卢梭说:“教育并不是培养军人和官员,而是培养人。”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也提出:“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可见,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班集体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集体是有共同目的、共同活动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也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大课堂。班集体的要求、舆论、评价对学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优秀的班集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和调动所有成员的主动性、自觉性,它以自身强大的吸引力感染着每一个成员,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不良人格的矫正。

其次,教师的人格表现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人格。教师的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教师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清晰明确的自我意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公平公正的做人原则等人格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对学生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使学生由认同到学习、模仿乃至内化。研究表明,教师高尚的品格、渊博的学识、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模范表率作用。

五、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成员人格的社会存在。按社会文化的功能和其对社会成员影响力的差异,人们常将社会文化细分为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亚文化和社会生态文化三种。三种文化在人格塑造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交互影响并促进人格的发展。

社会主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文化。社会主流文化所宣扬和渲染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被要求同一民族或同一社会全体成员认可和接受,因此,社会主流文化造就社会成员人格特征的趋同性。由于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中国青少年表现出坚强、宽容、服从和富有团队精神的人格特征;而美国文化中的青少年往住表现出好胜、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这正是各自社会文化规律的体现。

社会亚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指社会中某一族群所特有的文化观、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家庭文化与社区文化、组织文化与非组织文化等。因受不同亚文化的影响,社会成员的人格特点表现出差异性。

社会生态文化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时空环境等自然环境。研究表明,自然物理环境对人格塑造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如游牧民族过着流浪生活,居无定所的居住环境使人们形成了坚定、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而具有安稳、固定居所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往往具有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点。气候变化也会对人格特点产生影响。如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发生较多的地方。正是因为生态文化对人的人格塑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我们在研究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时,不但不能忽视而且应重视和关注这一因素,并设法有效地对其加以控制和优化。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类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一、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可称为基本动机,它是为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所必需满足的动机,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饿、...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三节 心理障碍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三节 心理障碍

第三节 心理障碍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列出了十种心理障碍,其中既有因器质性...

《心理学》第六章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心理学》第六章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一、语言的含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文明和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语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能使我们更好地保存和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社会生...

《心理学》第八章 动机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八章 动机 本章导学

动 机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动机的概念,动机与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动机的激发;掌握:驱力理论,诱因理论,认知理论;了解:动机的种类。1999年秋天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北京育新学校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课...

《心理学》第五章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第五章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是思维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导学

意识和注意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意识的概念,意识的状态,注意的概念与功能,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种类,催眠的概念;掌握:睡眠的阶段,梦的解释;了解:催眠的基本过程,催眠的原理。一个在桌上旋转的陀螺,看似要倒却...

《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本章导学

感觉与知觉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征,知觉类型;掌握:刺激与感觉的关系;了解:感觉的种类。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导学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导学

绪  论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科学的性质;掌握:心理学的功能,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当我们每天走进教室里上课时,我们用耳听老师讲课,用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