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章 人格 本章导学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人 格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人格的概念、特性、结构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掌握: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人格测评的工具与方法。

一提起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人们马上就会说出《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同时大部分人都能描述作品中各具风采的人物形象,如宋江的豪爽与仗义,李逵的耿直与鲁莽;宝玉的多情与叛逆,黛玉的聪慧与孤傲;悟空的机智与果敢,八戒的憨厚与懒惰;曹操的多谋与奸诈,关羽的勇猛与忠诚……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之所以能流传数百年,就是因为他们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从周围人身上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格差异,如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沉默孤僻;有的人勤俭节约,有的人铺张浪费;有的人动作敏捷,有的人行为迟缓;有的人真诚善良,有的人虚伪邪恶……所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人格理论的研究重点。人格是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确实,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高矮、胖瘦等生理特征方面,同样还表现在人格特征方面。有许多调查和研究说明个人的成就与其人格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在一项对800名男性的追踪研究中发现,其中160名成就最大与160名成就最小的人相比,在智力方面他们没有什么差距,而人格特点却有很大的不同。成就大者有理想、有强烈的事业心,表现出自信、不屈不挠、谨慎认真的特点。可以说,人格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工作、学习、恋爱、婚姻、家庭……甚至我们的健康也受其影响。总而言之,人格左右着人的思想,主宰着人的行为,决定着人的命运。

人格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研究领域,也是每个人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本章首先介绍人格的内涵、特性、结构及人格测评,然后介绍几种主要的人格理论,最后介绍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本章内容要点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等特性。

2.人格结构由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构成。

3.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特点和差异的组合。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在人的各项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会影响活动的性质和效率。

4.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结构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个方面。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5.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认知风格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和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等几种类型。

6.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因此也叫自我意识。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7.人格测评的主要方法包括自陈式量表测验、投射测验、情境测验和自我概念测验等,这些测验能够比较客观地对个体的人格特点进行评定而不受评定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8.人格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特质学说、人本主义理论及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由于研究者关注的视角不同,各理论学派的观点分歧较大。

9.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学校教育经验、社会文化因素等。

思 考 题

1.什么是人格?它有哪些特性?

2.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3.气质与性格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4.人格测评的方法有哪些?

5.各人格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关于人格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6.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二节 积极心理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二节 积极心理

第二节 积极心理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限定在一种“病态模型”中,每每谈及心理健康,人们总是先想到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但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人的积极状态、积极力量和积极的人生...

《心理学》第九章 第二节 能力理论

《心理学》第九章 第二节 能力理论

第二节 能力理论能力一直是心理学界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自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出现了很多研究能力的理论,但一般都是从研究智力开始。智力一词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概念,但很难说出智力所指究竟是人类的...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导学

意识和注意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意识的概念,意识的状态,注意的概念与功能,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种类,催眠的概念;掌握:睡眠的阶段,梦的解释;了解:催眠的基本过程,催眠的原理。一个在桌上旋转的陀螺,看似要倒却...

 《心理学》第四章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心理学》第四章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以及操作过的动作,都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有印记,其中一些印记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被...

《心理学》第五章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第五章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是思维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类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一、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可称为基本动机,它是为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所必需满足的动机,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饿、...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第二节 社会行为一、 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很多,比如为了获得社会赞...

《心理学》第六章 语言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六章 语言 本章导学

语 言学习目标重点掌握:语言的概念,语言的特征与功能,语言获得的理论,语言获得的阶段;掌握:语言的理解,语言的产生过程;了解:语言的结构。图6-1视频中的双胞胎2011年2月14日,一位德国父亲将一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