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六章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语言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文明和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语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能使我们更好地保存和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社会生活经验;能够使我们分享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语言的特征

语言种类繁多,从表面上看,各种语言间的差异很大,它们发音不同,语法规则也不同。但是在这些表面差异之下,所有语言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语言的结构性

语言的结构性是指每一种语言都是受规则支配的,说同一种语言的人都是以相同的语言规则而不是随机的方式来说话的。语言具有多个层次,最底层是一套音位,音位之上还有语素、词和句子。在每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组合规则。因此我们说,语言是由音位、语素、词和句子等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系统。随意组织的音位、语素或词通常是没有意义的。当然,不同语言可能遵循着不同的规则。例如,汉语中的“我吃饭”符合汉语语法,能表达一个确定的意义,但在日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义,就得把词序改成“我饭吃”。

(二)语言的产生性

语言的产生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性的产生语言的能力。虽然我们对一种语言的使用是受限制的——我们必须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和遵循特定的规则,但是通过一种语言中有限的语音和词汇,我们可以创造出无限个有意义的句子和短语,这些句子或短语也许是我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语言的产生性的另一方面含义是指同样的观点或思想可以用各种语言来表达。虽然不同语言可能在容易度和清晰度上有很大区别,但是每种语言似乎都具备表达任何观点的能力。可以用汉语表达的思想,同样也可以通过英语、法语或荷兰语来表达。

(三)语言的意义性

一种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具有某种意义,词通过各种不同组合所产生的句子可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词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这使得用同一种语言的人都知道哪些词指的是世界上的哪些事物、事件和情境。例如,在汉语中,“眼睛”用来指代视觉器官,而英语则用“eyes”来表示相同的意思。不能传达任何意义的语言都不是正常的语言。有一种叫做威尔尼克失语症的语言障碍,患有这种障碍的人说话很流畅,但是说出来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主要是因为其脑内负责分析语言意义的脑区受到了损伤。

(四)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作为人们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服务于社会的。语言交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因此一个人说话的内容,通常要受到别人的影响。此外,语言还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的语言是文言文,现代则通行白话文,这种语言习惯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

三、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基本功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

语言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媒介。人类个体的认识和实践,都是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的。前人的经验能够保存下来,传授给后代,主要是通过语言。如果没有语言这个媒介,同代人间就无法交流经验,世代人间也无法传递经验,社会也就难以发展。人类知识经验的传授,有些是口头上代代相传而积累下来的,但更多的是在文字产生以后,通过文字记载下来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开始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字的诞生,我们现在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也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文字记载。因此可以说,语言文字记载了几乎整个人类历史的知识经验。

(二)交流和表达的功能

交流是语言的主要功能。如果说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内部的活动,那么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宣之于外的。人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其他人也能通过语言来了解我们的所思和所感。因此,语言是沟通不同个体之间的桥梁,是不同个体发生相互影响的最有效的工具。从原始人类的社会,到今日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语言一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三)思维功能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图6-2)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因此,虽然鹦鹉能够逼真地模仿人类的语言,但由于它不懂其中的意义,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语言。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从出生到一岁半这个阶段,婴儿的思维主要是以动作为媒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了。

_yxs_xinlixue_zhangjieneirong_第六章%20语言_第一节%20语言的一般概念_图片_6.2.png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

《心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情绪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两种。非言语形式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几种途经传递信息。所以,有时我们听不见一个人的言语,仅凭他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识别就能...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导学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导学

意识和注意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意识的概念,意识的状态,注意的概念与功能,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种类,催眠的概念;掌握:睡眠的阶段,梦的解释;了解:催眠的基本过程,催眠的原理。一个在桌上旋转的陀螺,看似要倒却...

《心理学》第九章 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心理学》第九章 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一)能力的发展趋势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八个不同的时期,即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心理学》第九章 第二节 能力理论

《心理学》第九章 第二节 能力理论

第二节 能力理论能力一直是心理学界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自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出现了很多研究能力的理论,但一般都是从研究智力开始。智力一词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概念,但很难说出智力所指究竟是人类的...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导学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导学

绪  论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科学的性质;掌握:心理学的功能,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当我们每天走进教室里上课时,我们用耳听老师讲课,用眼...

《心理学》第一章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心理学》第一章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说过:“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5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

情 绪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情绪的概念、成分、功能及表达的途径,情绪理论的基本思想,情绪调节的概念;掌握:情绪的基本分类;了解:情绪调节的过程与策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