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六章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语言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文明和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语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能使我们更好地保存和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社会生活经验;能够使我们分享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语言的特征

语言种类繁多,从表面上看,各种语言间的差异很大,它们发音不同,语法规则也不同。但是在这些表面差异之下,所有语言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语言的结构性

语言的结构性是指每一种语言都是受规则支配的,说同一种语言的人都是以相同的语言规则而不是随机的方式来说话的。语言具有多个层次,最底层是一套音位,音位之上还有语素、词和句子。在每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组合规则。因此我们说,语言是由音位、语素、词和句子等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系统。随意组织的音位、语素或词通常是没有意义的。当然,不同语言可能遵循着不同的规则。例如,汉语中的“我吃饭”符合汉语语法,能表达一个确定的意义,但在日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义,就得把词序改成“我饭吃”。

(二)语言的产生性

语言的产生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性的产生语言的能力。虽然我们对一种语言的使用是受限制的——我们必须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和遵循特定的规则,但是通过一种语言中有限的语音和词汇,我们可以创造出无限个有意义的句子和短语,这些句子或短语也许是我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语言的产生性的另一方面含义是指同样的观点或思想可以用各种语言来表达。虽然不同语言可能在容易度和清晰度上有很大区别,但是每种语言似乎都具备表达任何观点的能力。可以用汉语表达的思想,同样也可以通过英语、法语或荷兰语来表达。

(三)语言的意义性

一种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具有某种意义,词通过各种不同组合所产生的句子可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词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这使得用同一种语言的人都知道哪些词指的是世界上的哪些事物、事件和情境。例如,在汉语中,“眼睛”用来指代视觉器官,而英语则用“eyes”来表示相同的意思。不能传达任何意义的语言都不是正常的语言。有一种叫做威尔尼克失语症的语言障碍,患有这种障碍的人说话很流畅,但是说出来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主要是因为其脑内负责分析语言意义的脑区受到了损伤。

(四)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作为人们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服务于社会的。语言交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因此一个人说话的内容,通常要受到别人的影响。此外,语言还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的语言是文言文,现代则通行白话文,这种语言习惯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

三、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基本功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

语言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媒介。人类个体的认识和实践,都是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的。前人的经验能够保存下来,传授给后代,主要是通过语言。如果没有语言这个媒介,同代人间就无法交流经验,世代人间也无法传递经验,社会也就难以发展。人类知识经验的传授,有些是口头上代代相传而积累下来的,但更多的是在文字产生以后,通过文字记载下来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开始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字的诞生,我们现在对那个时代的了解,也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文字记载。因此可以说,语言文字记载了几乎整个人类历史的知识经验。

(二)交流和表达的功能

交流是语言的主要功能。如果说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内部的活动,那么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宣之于外的。人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其他人也能通过语言来了解我们的所思和所感。因此,语言是沟通不同个体之间的桥梁,是不同个体发生相互影响的最有效的工具。从原始人类的社会,到今日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语言一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三)思维功能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图6-2)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因此,虽然鹦鹉能够逼真地模仿人类的语言,但由于它不懂其中的意义,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语言。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从出生到一岁半这个阶段,婴儿的思维主要是以动作为媒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了。

_yxs_xinlixue_zhangjieneirong_第六章%20语言_第一节%20语言的一般概念_图片_6.2.png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四章 第二节 记忆系统

《心理学》第四章 第二节 记忆系统

第二节 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系统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感觉记忆是指在物理刺激不再呈现时,信息以一种相对原始的、未被加工的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的过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

《心理学》第八章 第四节 动机的激发

《心理学》第八章 第四节 动机的激发

第四节 动机的激发在学校中,动机激发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提高内部动机、提供诱因与奖励、激发自我效能感和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等途径与方法。一、提高内部动机(一)什么是内部动机一些理...

《心理学》第五章 第三节 问题解决

《心理学》第五章 第三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思维形式。当人们想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但又不能立即找到实现该目标的合适路径时,其所从事的活动,都可以称作问题解决。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第一章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第一章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随着方法的进步而越来越深刻的。例如,随着核磁共振仪的出现,人们对人脑的认识更加清楚了。心理学是科学,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第二节 社会行为一、 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很多,比如为了获得社会赞...

《心理学》第十章 第三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心理学》第十章 第三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人格是怎样形成的?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遗传、环境,还是其他因素?目前心理学家的共识是:一些与个人身体或生理有密切关系的人格特质,如情绪、气质、容貌方面的自我...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四节 心理辅导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四节 心理辅导

第四节 心理辅导一、心理辅导概述(一) 心理辅导概念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

《心理学》第三章 第二节 知觉

《心理学》第三章 第二节 知觉

第二节 知 觉一、知觉的含义如果说感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的话,那么知觉就是对这些刺激的进一步加工。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