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九章 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能力的发展趋势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八个不同的时期,即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下:
1. 童年期和少年期能力发展迅速
总体来说,在青年期以前,人的能力始终处于比较迅速的发展状态中,在青年期、成年期达到巅峰状态。图9-4是人的智力发展曲线,可以看出,个体的智力12岁之前是直线式发展,12~18岁的发展也很迅速,24岁以后发展趋于平稳,36岁以后智力水平开始缓慢地衰退。
2. 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虽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18~25岁之间达到顶峰,但智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图9-5显示的是个体知觉能力、推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单词流畅能力达到顶峰的不同时间。
3.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不同
流体智力是指人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进行类比、演绎推理的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的发展与年龄密切相关,通常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是指人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能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只是到了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而已。如图9-6所示。
4. 成年期能力发展最稳定
成年期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个体能力发展最为稳定的时期。个体进入成年期以后,虽然出现了流体智力下降和晶体智力上升的现象,但从总体上来说,处于成年期的个体,其智力仍保持高峰状态,而且,人们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多数出现在成年期。
(二)能力不同侧面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研究表明,能力的不同侧面其发展趋势也是不同的。从表9-1可以看出,知觉能力发展较早,但下降也早;发展次早的是记忆能力;然后是思维能力。比较和判断能力在80岁时才开始迅速下降。动作及反应速度在18~29岁时发展达到高峰,在以后的年龄阶段中仍保持较高的水平。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三个方面。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
能力的类型差异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如:在观察时,有的人善于分析细节,但缺乏整体概括本领,而另一些人虽然概括能力较强,却容易忽略细节;在记忆时,有的人善于视觉记忆,有的人长于听觉记忆,有的人对形象的东西过目不忘,另一些人则最能记住抽象逻辑性强的东西。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指不同人的同种能力在量的方面存在差异。它表明人的同种能力发展水平有高有低。以智力为例,通过智力测验,心理学家们可以了解人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测验的分数被称为智商(简称IQ)。从整个人群来看,人的智商差异很大,高的可达150分甚至200分以上,低的只有20~30分。但这种差异是有规律的,即智商特别高的人和智商特别低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而智力居中的人数量最多。智商分布如表9-2所示。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发展早晚也有差异。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在某些方面显现出非凡的能力。如我国唐朝诗人王勃10岁能作赋;莫扎特5岁作曲,8岁作交响乐,11岁创作歌剧。许多研究表明,能力的早期表现在音乐、绘画等领域中最为常见。根据德国学者哈克(Haecker)和齐汗(Ziehen)的研究,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显露音乐才能的情况最多(见表9-3)。能力的早期表现,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素质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环境的早期影响和个体的主观努力。
有的人能力发展较晚,年龄很大时才达到较高的水平,如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但就大多数人来说,青壮年时期是各项能力表现的最佳年龄。美国学者莱曼(Lehman)和他的助手对大量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人的年龄与成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25~40岁是成才的最佳年龄(见表9-4)。他的研究同时表明,从事不同学科的人,其最佳创造年龄是不同的。
我国学者张笛梅统计从公元600年至1960年科学家的年龄与成就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与莱曼的观点也基本一致。王通讯等人根据张笛梅的研究作出了人才成功曲线图(见图9-7)。
个体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各种能力,人的能力是在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到底哪些因素影响能力的发展呢?现代心理学界认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先天的遗传素质,又包括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等。也就是说,能力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一)遗传素质的影响
遗传素质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个体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素质,就难以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如天生的盲人难以发展绘画能力;先天失聪的人也无法培养高水平的音乐能力;而唐氏综合征患者则很难智力超群;等等。关于遗传素质在能力发展和个体差异形成中的作用,心理学家以智力为例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血缘关系与智商研究
如果遗传素质对能力有作用,那么血缘关系越密切的人,智力的发展水平应该越相似。这种研究通常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来进行。美国心理学家布查德和麦克高(Bouchard & McGue)回顾了超过100个相关的研究,证实血缘关系越近,智力的相关越高(见表9-5)。
2.寄养子女研究
如果遗传素质对智力发展有作用,那么孩子与亲生父母智力的相关,应该比与养父母智力的相关高。研究发现,养子女和亲生父母在智力上的相关,于他们被收养后的第16年比收养后的第3年更为显著,说明遗传的影响力于成长后期较为明显。(见图9-8)
3.双生子研究
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都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但前者的遗传素质相同,后者则不尽相同。倘若前者在智力的相似性上大于后者,则可说明遗传素质起作用。表9-6是有关的研究结果。相关系数和遗传性不完全相同,这是由于样本容量、智力测验以及计算遗传性的公式不完全相同的缘故。所计得的遗传性不等,但仍能说明在智力发展方面,遗传比环境有更重要的影响。
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智力相关的差距于成年后较为显著,更表现了遗传的重要性。(见图9-9)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素质对能力的发展的确有一定的作用,否定遗传的作用不是科学的态度。同样,夸大遗传的作用,认为能力可以直接通过生物学的方式遗传给后代,也是不正确的。遗传的作用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可能性,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如果把能力发展比作一棵不断向上生长的小树,那么遗传等生物因素就是它生长的土壤,而家庭、学校教育等外界环境因素则是它生长时所需要的阳光。无数事实证明,环境和教育是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重要因素。
1.产前环境的影响
胎儿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母亲怀孕期间服药、患病、大量吸烟、酗酒及遭受过多的辐射或营养不良等,可能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研究还发现,母亲怀孕的年龄也会影响到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以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为例,医学研究显示,母亲怀孕年龄低于29岁的,其发病率只有1/3 000;母亲怀孕年龄在45~49岁之间的,其发病率为1/40。
2.早期经验的作用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忽视了环境的作用,将会造成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这已被一些由人类生育但因种种原因由动物抚养长大的“狼孩”、“猪孩”、“熊孩”等事例所证实。人们发现,孩子落入动物环境的时间越早,智力发展所受到的损害就越严重。这种孩子即使回到人类社会,也难以发展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德尼斯(Dennis)等人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孤儿院做过研究,发现留在孤儿院的儿童智力发展较慢,而被领养的儿童智力发展较快,特别是年龄很小时被领养的儿童,他们的智商可以达到正常水平。
近代脑科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前四年内发展迅速,这一时期足够的营养和丰富的环境刺激是婴幼儿大脑健康发育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如果此时营养缺乏,会导致儿童脑神经细胞的数目比正常孩子少,从而对以后的智力发展产生持久影响;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一项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出生后,如果睡在有花纹的床单上,床上吊着会转动的音乐玩具,他们仰卧时,就能自由地观察这一切,那么,两个星期后,他们就试着用手抓东西。
3.早期教育的影响
许多学者都强调早期教育在个体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Gesell)指出,在学龄前阶段,大脑发育非常快,6岁前儿童的大脑大部分都成熟了,之后人的大脑永远不会再有如此迅速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loom)也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最终智力发展为100的话,那么他(她)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50%,另外的30%是从4岁到8岁获得的,也就是说在8岁前,个体就获得了智力的80%,剩下的20%是在8岁到12岁获得的。虽然布卢姆的观点有些偏激,但他重视早期教育对智力发展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4.学校教育的作用
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前,一般有六年时间在家庭里养育。由于每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父母受教育的水平、认知风格、能力特长及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各异,再加上遗传素质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通过交互作用,直接导致了学龄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而学校教育则与家庭教育不同,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的。首先,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学校普遍地教育青少年具备起码的知识技能,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发展了能力。其次,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能力的个体差异。最后,学校有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和多种设备器材,能够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从而在新的水平上造就更加多姿多彩的个体差异,实现相对于学生个体能力而言的公平教育。
(三)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会使相应的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比如,卖油翁熟能生巧的倒油能力、宇航员高超的平衡能力、职业经理人出色的管理能力等都是在长年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我国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就曾提出过“施用累能”和“科用累能”的思想,前者是说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后者是说不同职业活动可以积累不同的能力。前苏联心理学家波果斯洛夫斯基(БorocnoBCKNNˇ)要求被试辨认飞机形式,通过练习,仅用九天时间,被试辨认飞机形式的能力就有很大提高。(见表9-7)
(四)人格特征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等人格特征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地说,具有比较稳定的特殊兴趣能够促进能力在某一方面的发展。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性格特征,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拼搏进取和勤学苦练的精神,能力发展的水平就会比较低。
美国学者桑塔格(Sontag)等人研究了学习动机对智力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动机明显地影响了智力的发展。他们对140名4~14岁儿童的重复智力测验表明:其中35名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儿童,由于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和解题能力,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另外35名缺乏学习动机的儿童,知识贫乏,智力下降(见图9-10)。美国心理学家罗宾逊(Robinson)则研究了内、外向人格与智力的关系,发现内向受测者在语文测验上得分偏高,而外向的则在操作测验上有较好的表现(见图9-11)。因为语文项目只需口头回答,较为被动;而操作项目则需通过认知的运作,较为主动。两者的差别正好配合内、外向的人格特征。
总之,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无法精确估算各种影响因素在决定能力高低与发展历程中各自所占比重,但有一点是不可否定的,即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人格特征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