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四节 心理辅导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第四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概述

(一) 心理辅导概念

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心理辅导有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面对的主要是学生的适应问题和发展问题,辅导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关系

对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关系,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观点认为广义的心理咨询既包括心理辅导,也包括心理治疗,它们本质上都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一种信任合作关系来帮助来访者消除和缓解自身的问题。如果从狭义上理解,三者确实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是对象的区别。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是有心理障碍、有病理性异常的病人,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存在心理困扰的正常来访者,而心理辅导的对象主要是存在适应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的青少年。

其次是服务地点不同。心理治疗主要在医疗机构内实施,心理咨询常在地方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内实施,而心理辅导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

最后是服务方法不同。心理治疗比较强调治疗技术,并伴有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更加强调咨询者与求助者的关系建立,强调在咨询人员指导下的来访者自我领悟。而心理辅导由于面对的是青少年,且在学校内进行,所以会带有更多的教育和指导色彩,通过心理帮助,促进学生向教育者期待的方向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将心理辅导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不能用管理和纯教育的方法开展心理辅导。

(三)心理辅导的类型

心理辅导因服务对象和辅导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

个别辅导是一种一对一的辅导形式。它是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促使其态度和行为改变的过程。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人际交往的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探索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

2.适应性心理辅导和发展性心理辅导

适应性心理辅导是针对包括正常个体在内的心理服务,其目的是通过心理辅导,排解受访者的心理困扰,减轻其心理压力,改善其适应能力。因而适应性心理辅导具有预防和矫正功能。

发展性心理辅导所针对的是所有发展中的个体,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圆满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其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完善。发展性辅导的具体内容可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格发展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二、心理辅导技术

前面谈到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两种辅导具有不同的对象,针对的是不同的问题,希望达成的目标也不同,因此它们的技术流程有很大区别。下面分别来谈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

(一)个别心理辅导

1. 建立关系

心理辅导最重要的是与来访者建立起信任、合作的关系,形成一种“联盟”。这种联盟的建立是为了帮助来访者以更为合适的方式思考、行事。通过这种联盟的内化,来访者可以尝试去改变自己。建立关系联盟需要辅导者注重以下技术的练习:

(1)温暖与尊重。温暖是建立关系的前提,辅导者以友好、亲切、温和的方式接待来访者,得到接纳的来访者将带着积极的情绪和开放的态度进入到辅导关系中。相反,态度冷漠是辅导者不专业、不合格的表现,因为冷漠的面孔后面肯定潜藏着对来访者的轻视、嫌恶或敌意。温暖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只有真正关心来访者的问题,温暖才会从辅导者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间自然地流露出来,才会使来访者感到真诚自然、自在舒适。

尊重来访者是要求辅导者接受来访者,包括接受来访者的不同观点和行为习惯,对来访者表现出的不恰当行为不指责、不批评,以此消除来访者的不安全感。

(2)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指辅导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发现并强调他们的优点,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带动来访者的改变。从来访者身上寻找闪光点,相信每一位来访者的生活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变化,这是心理辅导者工作的支撑点。

(3)同理心。同理心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解释为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同理心中包含了更多的理智成分,是一种能够理解并分担对方精神世界的负荷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4)真诚可信。真诚可信就是要开诚布公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辅导者的想法。不要让来访者猜测你话语中的真实含义,不要用含沙射影的方式批评来访者。要遵守对来访者的承诺,比如保守秘密,不能对来访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有真诚地对待来访者,他才能够将内心深处的的内容袒露给来访者。然而,不能简单地把真诚理解为说实话,如果辅导者不是深深关切着对方,讲出来的实话有可能会伤害到对方。

2. 会谈的技术

个体心理辅导是由一次次会谈组成的,不同阶段的会谈具有不同的目的和作用。个体心理辅导中的会谈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式会谈、诊断与评估式会谈、指导与治疗式会谈。

收集资料式会谈是会谈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收集资料式会谈中辅导者需要了解来访者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这些问题对他(她)产生了什么影响,他(她)自己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及其影响,与这些问题有关的人、事、环境有哪些,来访者的个人经历、性格等。除此之外,辅导者还要通过这个过程和来访者建立起信任关系。

诊断与评估式会谈首先要辨清来访者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为此,辅导者可以借助前一阶段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核查、提问,也可以借助心理测验或问卷进行评估。

指导与治疗式会谈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此时,辅导者要借助相关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促使来访者产生新的领悟。

会谈技巧体现在倾听、提问、鼓励、说明释义、感情反应和总结等几个方面。

(1)倾听。倾听是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听觉与心理活动。在倾听的过程中,倾听的对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应包括语义、声调等。倾听时还需要观察谈话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不仅要接收、理解别人所说的话,而且也要接收、理解别人的手势、体态和面部表情;不仅要从中得到信息,而且还要捕捉他人的思想和感情。倾听不是一个单向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理解信息、建构意义、表达倾听者态度的过程。

(2)提问。会谈中辅导者可以根据会谈目的适时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来提问。开放式问题是指辅导者用“什么”、“怎么”、“为什么”等词在内的语句发问,来访者可以自由作答的问题。开放式问题有助于来访者开放自己、放松自己,可以引导来访者讲出更多有关的情况、想法、情绪,有助于辅导者了解来访者,以及让来访者了解自己。例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不能告诉我,这事为什么让你那么生气?”封闭式提问是指那些特定的,并且经常用一个词来回答的问题,例如:“当时是妈妈训斥你了吗?”“你被吓了一跳,是吗?”这种问题的答案被提问者限定在很窄的范围,预期答案为“是”或“不是”。封闭式提问有助于缩小讨论的范围、澄清事实和帮助来访者集中注意某种主要问题。但是辅导者对封闭式问题的使用要适度,不要过多,也不要在一开始就使用。因为来访者总是带着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痛苦的愿望而来,如果辅导者过早或过于频繁地使用封闭式问题,来访者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被压迫感,辅导关系就会因此被破坏。

(3)鼓励。即辅导者对来访者所谈的感兴趣,并促进其继续讲述和深入。其表达方式有点头微笑;说出一些支持性的话或一些示意语,如“我理解”“请继续”“是的”“后来呢”“怎样”“嗯”等。鼓励使来访者感到被接纳,自己所讲的有人愿意听,自己的感受能被理解,这促使来访者更进一步地敞开心扉,并使相互关系进一步深入和亲密。

在会谈中,鼓励来访者的另一方式是重复来访者谈话中使用的一些关键词或显示重要信息的语句。重复能表明对来访者所讲问题的重视,可以将谈话引导到某个关键的问题上,有助于引导谈话进一步深入;也有助于来访者审视自己的所思、所感,并且能核实辅导者的理解是否正确。

(4)说明释义。即对来访者谈话中所讲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用辅导者的语言讲给来访者,以此促进来访者的探讨和领悟,向来访者表明他的话被辅导者所理解。引导来访者重新探索自己的问题,重新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换一个角度解释自己的行为。例如:

辅导者:你刚才讲述的这些事情,主要意思是想说你希望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得做好,好让人觉得你聪明能干,对吗?

来访者:对,我总是这样要求自己,什么事情都想做得尽善尽美。

辅导者:希望自己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来访者:嗯。(点头)

在这个例子中,辅导者两次将自己的理解向来访者进行说明,逐步引发来访者对自己所存在的“完美主义”问题的思考,从而将心理辅导引向深入。

(5)情感反应。是指辅导者有选择地对来访者在会谈中的情绪内容予以注意和反应,协助来访者觉察、接纳自己的感觉。其主要作用是澄清事件后隐藏的情绪,探察来访者的感情卷入程度,推动对感受及相关内容的讨论。

运用这一技巧时,辅导者自身必须对人类丰富的情感有较好的认识,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义常见的情绪情感,比如愤怒、担忧、恐惧、心绪烦乱、悲伤、难为情、高兴等,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6)总结。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总结就是把来访者所讲述的事实、情感、行为反应等经过辅导者的分析综合后以概括的形式表述出来。其内容包括:来访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辅导者对这一问题的初步印象,下一步的辅导计划,与来访者下一步会谈的约定。

(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人际交往的作用,促进团体成员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团体辅导强调人际互动,通过团体成员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来推动团队成员积极地、投入地探讨个体的问题。团体成员可以在团体活动中获得归属感。由此发展起来的团体凝聚力,又会使团队成员学会亲密、体贴和一起迎接挑战的方法。团队成员可以在这种支持性的团体氛围中大胆尝试各种行为方式,并将合适的行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团体心理辅导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功能。

下面介绍团体辅导的基本策略和辅导技术。

 1. 团体辅导的基本策略

(1)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辅导者对学生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充满爱心、耐心和诚恳、亲切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反馈。反馈是辅导者为学生提供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反馈技巧包括认真聆听,回应时表现出同理心,熟练运用尊重、温暖、坦诚和面质等方法。

(3)认知与行为改变。对于那些由于认识问题而导致行为偏差或情绪困扰的学生,使用认知改变策略,可以使其恢复合理的思考。例如,使用教导、暗示、说服、面质等方法,可消除学生的非理性认知,从而改变其情绪与行为。

团体心理辅导常常运用可操作的行为改变策略,例如奖赏,可增加良好行为;惩罚与系统脱敏,可以减少不良行为;角色扮演,可以习得适应性行为;加强行为训练与布置行为作业,可以克服学生缺乏自信和行动勇气等行为。

(4)示范作用。在团体中,辅导者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团体辅导者要事事、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秉持平等、公正、热情、亲切、尊重的风范,自觉为学生提供行为示范。

(5)自我管理。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团体辅导要注意发挥学生改变的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团体活动,学习自我观察、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获得更好的能力以解决问题。

2. 团体辅导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是伴随着团体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美国加州大学咨询心理学家柯维(Corey)将团体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他认为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特定的问题,团体心理辅导者应该了解这些问题和潜在的危机,把握干预时机和干预方法,以便带领所有团体成员朝着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混乱。下面,我们参考柯维的观点,介绍团体辅导6个阶段的任务和问题处理方法。

阶段1: 组团事务——形成团体

在开始阶段,辅导者的主要任务是给予团队成员明确的目标定位,做好预备性活动。具体任务包括:

· 确定团体的总体目标和团体辅导计划。

· 筛选团队成员。根据辅导目的采用会谈筛选或问卷筛选。处在严重危机状态或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人不能纳入团体之中。

· 安排预备性活动。包括向团队成员介绍辅导目标、团队的基本规则,并使团队成员尽快熟悉起来。

阶段2:初始阶段——定向和探索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团体规范、创造相互信任的团体气氛。具体任务包括:

· 和团体成员一起制定基本规则和规范,讲解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

· 协助成员表达他们的担心、希望,努力促进信任感的建立。

· 示范促进性的辅导行为,对团队成员坦诚相待。

· 作好责任分工,既要避免成员出现依赖性,也要避免某些成员占用过多机会。

· 协助团队成员建立个人目标,教给成员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 随时关注团体的需要,促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

阶段3:过渡阶段——应对阻抗

这阶段辅导者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干预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给成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又要给予适度的挑战,以便成员能够解决存在于团体内的冲突和来自自身的阻抗与防御。具体做法是:

· 鼓励团体成员认识和表达自己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的焦虑和不情愿。

· 帮助成员清理他们的自我防御反应方式,创造一种使他们能在团体中公开处理阻抗的氛围。

· 避免带有攻击性地质询参与者,以免成员间出现敌对情绪以及不信任感。

· 辅导者要乐于、勇于解决冲突,而不是回避冲突。

阶段4:工作阶段——凝聚力和创造性

     进入该阶段的时候,团体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将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成员之间自由而直接地交往,他们开放自我,互诉衷肠。每一个成员都愿意大胆探索,愿意被他人了解,他们彼此都能够感受到团体的支持并愿意尝试自我改变。此时辅导者的主要职责是:

· 对推动内部凝聚力和创造性工作的行为提供系统性强化。

· 发现成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

· 正面引导示范,特别是示范如何进行关怀式的质询。

· 促进成员更深入地进行自我探索,思考其他新的行为模式。

阶段5:最后阶段——巩固和结束

在团体辅导的最后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成员把他们在团体中所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辅导者的核心任务是指导成员认清团体辅导中各项活动的意义,帮助他们将在团体中获得的经验推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具体做法包括:

· 对成员表现出的改变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对他们成长的支持力量。

· 帮助成员构建一个理念框架,以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在团体中所学到的东西。

· 支持成员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阶段6:后续事务——效果评估与追踪

这是团体辅导结束之后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团体辅导的有效性。评估内容包括团体和成员的目标是否达成,指导者的行为和技巧运用如何,团体动力和干预机制是什么,团体辅导是否存在负面影响等。追踪指的是团体辅导之后安排的聚会,称为追踪性聚会。主要目的是了解团体成员是否把前期辅导中所获得的经验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进一步提供指导和鼓励。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六章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与理解

《心理学》第六章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与理解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与理解一、语言的结构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层次结构。对语言的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大量的语言现象和讨论语言问题。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被称为音位,音位之上可分为语素、词和句子...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四节 催眠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四节 催眠

第四节 催眠一、什么是催眠最早是在18世纪由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尔(Mesmer)提出来的,用于用“动物磁”治疗病人,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后来,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Braid)于1841年提出催...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

《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

第一节意识一、什么是意识(一)意识的界定意识在心理学的概念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意识”的概念:1.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导学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导学

绪  论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科学的性质;掌握:心理学的功能,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当我们每天走进教室里上课时,我们用耳听老师讲课,用眼...

《心理学》第七章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心理学》第七章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一、什么是情绪调节人们的情绪随着个人生活的变化、事业的进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然而情绪的变化不一定能适应环境的需求,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应环境的要求。例如,你作为...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三节 心理障碍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三节 心理障碍

第三节 心理障碍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列出了十种心理障碍,其中既有因器质性...

《心理学》第七章 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念

《心理学》第七章 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念

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情绪(一)情绪的性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情绪,即喜、怒、哀、乐、爱、恶、惧,但是要给它下一个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由于情绪的复杂性,情绪的概念至今还没有得到一致的意见。...

《心理学》第一章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心理学》第一章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说过:“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