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1.2 利益分析的理论框架
1.2 利益分析的理论框架
利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利益分析方法毫无疑义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利益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方法。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人们结成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和政治社会关系的动因及其发展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具体化。就其本质内容而言,经济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本质上都是利益分析方法。
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框架应该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理论出发,以制度分析方法为基础,辅之以公共选择理论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探究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利益关系及行为动力。
具体说来,一方面是要通过对相关利益主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分析,来认清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内在规律;另一方面,要正确运用利益的功能来调整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努力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用利益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公共政策过程和行为,更能接近研究对象的现实和本质,因为“利益是不会撒谎的”。英国思想家霍布斯在他的著作《利维坦》中就曾写道:“在所有的推论中,把行为者的情形说明得最清楚的莫过于行为的利益”。尽管政府政策行为和过程中所体现的利益是客观的,但在现实中,利益问题却是“最受到忽视和掩盖的一个领域”。
另外,利益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实际运行有更强的解释力。按照学术界公认的看法,我国的社会转型实际上就是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再到利益分配和利益落实这样一个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