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1.2 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2 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凡是影响政策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因素都可以视为政策环境因素,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形形色色,复杂多样。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际政策环境。

国内政策环境

国际政策环境

国内政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包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历史、行政区划、国土与资源、人口与社会、国民经济、人口状况、军事国防、科教文体等,我们把这些总成为基本国情。具体来说,国内政策环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四个方面。

1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查看更多

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同时也生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生物种数繁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亦比较混杂。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都能够找到。但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如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的1/3。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也很严重。能源短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淡水和耕地紧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日趋紧张,人口和资源的紧张关系成正比例发展,这是我国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关注的因素。

2 经济社会环境

公共政策的经济社会环境主要是指能够对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间接影响的各种经济社会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性质,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结构与布局,社会的结构状况和阶级、阶层状况等。》查看更多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主要有四个:生产力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不均衡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较为突出;新型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社会各阶层、集团的利益分化加剧。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导致经济发展问题重重,可持续性存在问题;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社会各阶层、集团的利益分化加剧极易导致社会对国家改革政策的认同感下降,激化社会矛盾等。这些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方面。

3 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情况,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既有的规范性法律政策体系,如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国家政策等。这些因素规定并保障了公共政策系统中权力和资源的分配,保证了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协调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影响新政策的原则方向。

第二,涉及实际政治权力分配的国家政权制度,如整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舆论控制制度、决策制度等。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主体的构成、民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及深度,也会影响政府决策内容的偏好。

第三,国内政治形势及特定时期的政治人物。

4 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主要包括传统习俗文化 、政治文化 和普通文化水平 三个层面。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

2.1 公共政策的特征作为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的政策,是要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政府的目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各异。在阶级社会里,它具有如下明显的共同特征:1 阶...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  A  ) A. 实证主义哲学    &...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3 司法机关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3 司法机关

1.3 司法机关传统观念上,司法机关被认为只是一个检察、审判的机构,并不足以与立法和行政机关相“匹敌”,这表示司法机关在政策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但实际上,司法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国...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2.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2.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

2.1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Paul A.Sabatier)曾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两种基本途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米歇尔•希尔(Michael H...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1 本节概述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1 本节概述

3.1 本节概述公共政策学科首先在美国形成并获得巨大发展,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曾指出,公共政策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是因为美国“的确具有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所谓适合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土壤是指当时的美...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八章 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八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 公共政策执行一、单项选择题1.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  C     )   A.政策制定  ...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1.1 社会问题的概念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1.1 社会问题的概念

1.1 社会问题的概念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镜框,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