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3.3 公共政策终止的障碍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3 公共政策终止的障碍

公共政策的终止是一个政治过程,是支持和反对政策终止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上的抵触

政策终止往往意味着政策制定或执行的失败,以及既得利益的丧失,从而会引致与政策相关的人员的心理抵触和反感。具体而言,对政策终止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有:

◆政策制定者。决策者一般并不愿意承认他们费尽心思制定出来的政策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更不愿意承认政策失败。他们感到若承认政策失败就等于承认他们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犯了错误,将有损自己的声誉和利益,从而形成心理上的包袱。

◆政策执行者。他们同样不愿意承认政策的失败,毕竟政策的实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劳动。并且,执行者的权力和利益与政策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政策的终止会危及他们的既得利益时,其抵触心理就会非常强烈。

◆政策受益者。那些从拟终止的政策中受益的个人与群体同样会因担心政策终止将导致其既得利益的丧失而对政策终止产生逆反心理。

(2)组织的持久性

组织具有寻求生存和自我扩张的本性,即使已经没有存在必要,它也会想方设法维持和延续自己的生命。政策终止不仅意味着政策本身的终止,同时也意味着执行该项政策的组织也可能会失去存在的必要性。一旦组织感受到终止的威胁时,它会千方百计地减轻所面临的压力,解决所面对的问题,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阻碍政策的终止,以便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不仅如此,组织还具有动态适应性,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自己,甚至能针对政策终止的各种措施来调整自己的方向,从而使终止计划夭折或破产。

(3)反对势力的联盟

反对政策终止的各种力量在面临政策终止的威胁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联盟,共同抵制政策终止。从政策的实施中获得既得利益的政府组织,一方面要求其内部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抵制政策终止,另一方面则极力拉拢政府内外有影响力的人士,联合政府外部的利益集团,共同反对终止政策。那些从政策中获取利益的个人和集团,也会自发地形成联盟,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途径,向决策者施加压力,阻止政策终止的通过。一旦这些反对政策终止的各种力量形成紧密的同盟,他们就能够对拟议中的政策终止形成有效的威胁。

(4)法律上的障碍

任何政策的出台和组织机构的建立,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实现。同样,政策的终止和组织结构的撤销也必须按照法律程序来办理。这一过程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费时费力,有时甚至会延误政策终止的时机。法律程序的复杂性往往会影响政策终止的及时进行。

(5)高昂的成本

政策终止所需付出的高昂成本是影响政策终止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政策终止的成本包括两种:

◆现行政策的沉淀成本。沉淀成本是指政策实施中已经投入且无法挽回的成本。面对高昂的沉淀成本,决策者往往进退两难。一方面,政策已经被证明为无效或失败的,继续投入资金只会扩大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放弃,那么已经投入的巨额资金将因政策的终止而付之东流。对决策者来说,不计较政策目前的效果,让其再持续一段时间以观后效,似乎是明智而保险的做法。

◆政策终止实施所需付出的成本。政策终止本身也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在短期内,用于政策终止的花费甚至比延续原有政策的花费更多,如要为裁减下来的人员安排出路,或者对原有政策的受益者进行补偿等。另外,政策终止的决策者还要冒着得罪某些强大的反对势力的风险。因此,在这些高昂的代价下,决策者很有可能改变初衷,放弃政策终止。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2 创建阶段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2 创建阶段

3.2 创建阶段“政策科学”一词是由拉斯韦尔 (H•D•Lallwell)和勒纳(D•Lerner)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本书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1.2 政策执行的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1.2 政策执行的特征

1.2 政策执行的特征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是“服从”观点,着重于执行者如何服从上级制定的规范和限制。因此,如何设定正确的执行行为模式就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第二个角度是“务实”观点,...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关于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演进,美国学者埃根•古巴和伊芳娜•林肯划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第一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测量”,认为“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1 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1 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1.1 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特征和类型定义和特征类型1 定义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应主要包括如下几...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2.2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2.2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2.2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公共政策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型。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中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宏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1政...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1.2 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1.2 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

1.2 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凡是影响政策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因素都可以视为政策环境因素,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形形色色,复杂多样。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3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3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

1.3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方法1 边界分析一系列问题规划的相对完全性可以用如下的三步来加以估计:(1)饱和抽样。可以通过一个多阶段的过程来获得有关利益相关者的饱和抽样 (或滚雪球抽样);(2...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六章   公共政策问题建构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六章 公共政策问题建构

第六章   公共政策问题建构一、单项选择题1、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  D   )A、托马斯·戴伊  &nb...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