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
1.2 公共政策评估的历史发展
关于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演进,美国学者埃根•古巴和伊芳娜•林肯划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第一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测量”,认为“政策评估即实验室实验”。评估的重点放在技术性测量工具的提供上,以实验室内的实验为主,如对智商、学习成效进行测量。政策评估者相当于技术员。第一代评估的不足在于,过分重视测量和实验室评估研究的结果,而没有顾及实验室的评估能否适用、推广到现实生活中。
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63年,是第二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描述”,主张“政策评估即实地实验”,强调现实生活中实地调查的重要性。除仍保留技术测量的特性外,其重点强调描述的功能,政策评估者逐渐变成了描述者。这种以客观事物为取向的描述有致命的缺陷,即过分强调政策评估的价值中立,而实际上,调查活动本身就有意无意地包含了评估主体的价值偏好。
第三阶段,从1963年到1975年,是第三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判断”,认为“政策评估即社会实验”,强调价值判断功能,将重点放在社会公平性议题上。强调政策评估者不仅要把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与实地调查方法相结合,而且还要体现出个人对政策目标价值结构的判断,认为评估者是判断者。
第四阶段,1975年以后,是第四代评估。这个阶段是“回应的建构性评估”,其核心是“协商”,认为“政策评估即政策制定”。其焦点不再是目标、决定、结果或类似的组织者,而是诉求、利益和争执,设计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第四代评估分享了一个结果性的信念:价值多元主义。由于不同的判断在面对同一事实性证据时,引起了利益相关者价值上的冲突,因此,政策评估者应该扮演起问题建构者的角色,重视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利益和争执等回应性表达。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反复论证、批判和分析,使政策评估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对问题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