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 本章导学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思 维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思维的概念,表象与想象的概念及在思维中的作用,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特征;

掌握:思维的过程,想象的种类;

了解:思维的类型。

现代天文学创始人哥白尼是一个严谨且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他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日心说”。在对行星运动现象的解释上,相对于传统的托勒密的地心说的理论框架,哥白尼建立了新的思维模式,主张地球在运动,而太阳是不动的,并处于宇宙的中心。这个假说得到了开普勒和牛顿的证实,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哥白尼的理论现在已被看做常识,但在当时,要想提出这样的理论则困难重重。哥白尼之前,几乎所有人都根据自己肉眼所见的事实,理所当然地认为太阳和其他行星是绕着地球转动的。但哥白尼却发现,基于这种假设,我们是无法准确预测行星的运动轨迹的。因此,哥白尼独辟蹊径,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常规理论的假设:在太阳系中,地球和其他行星是在围绕太阳运动的。

哥白尼是如何提出全新的假设的?在前面一章,我们讨论了记忆。那么记忆之后,我们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如何解决问题?我们又如何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如果我们的信息加工过程仅有存储和提取的话,那么人类跟照相机和摄像机就没什么区别了。毋庸置疑,我们的大脑还能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思维。本章我们将首先介绍思维的一般概念,其次将介绍思维与表象和想象的关系,然后将探讨问题解决这种重要的思维现象,最后将介绍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研究。

本章内容要点

1.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思维是通过一系列较为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3.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对思维有重要意义,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4.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在思维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包括预测和计划的功能、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代替的功能和生理调节的功能。

5.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6.问题解决是指人们想要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但又不能立即找到达到该目标的合适的路径时所从事的活动。问题解决大都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7.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包括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算法是指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出解题的步骤。启发式策略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最常见的启发式策略是手段—目的分析。

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问题的表征、定势和功能固着。

9.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精致性。

10.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含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和验证阶段。

思 考 题

1.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想象?想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什么?

3.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解决问题的区别是什么?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5.举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什么。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五章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心理学》第五章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一、表象及特征(一)表象的含义和作用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如想起某个人的相貌)、听觉表象(如想...

《心理学》第八章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心理学》第八章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动机当代动机心理学家提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而产生原动力,由此推动个体的行为。这种...

《心理学》第十章 第三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心理学》第十章 第三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人格是怎样形成的?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遗传、环境,还是其他因素?目前心理学家的共识是:一些与个人身体或生理有密切关系的人格特质,如情绪、气质、容貌方面的自我...

《心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

《心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情绪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两种。非言语形式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几种途经传递信息。所以,有时我们听不见一个人的言语,仅凭他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识别就能...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节 社会行为

第二节 社会行为一、 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很多,比如为了获得社会赞...

《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类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一、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可称为基本动机,它是为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所必需满足的动机,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饿、...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

情 绪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情绪的概念、成分、功能及表达的途径,情绪理论的基本思想,情绪调节的概念;掌握:情绪的基本分类;了解:情绪调节的过程与策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

《心理学》第七章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心理学》第七章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一、什么是情绪调节人们的情绪随着个人生活的变化、事业的进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然而情绪的变化不一定能适应环境的需求,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应环境的要求。例如,你作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