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导学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意识和注意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意识的概念,意识的状态,注意的概念与功能,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种类,催眠的概念;

掌握:睡眠的阶段,梦的解释;

了解:催眠的基本过程,催眠的原理。

一个在桌上旋转的陀螺,看似要倒却未倒,影片于此戛然而止,这就是2010年暑期在全球同步上映的影片《盗梦空间》,又名《奠基》(Inception)的最后一个镜头。此片被誉为是一部“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它以侵入睡眠者潜意识中盗取信息的犯罪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经验老到的窃贼多姆·科布,在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时候,潜入别人梦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影片以极具想象力的手段,触及了真实梦境与半梦半醒状态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个现实与梦境交织的真真假假的世界。

扑朔迷离、跌宕起伏的梦境是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几种意识状态中的一种。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人们对周围的世界及其自身变化的觉知和敏感程度处在不同的水平。本章首先介绍意识的概念和意识的状态,然后介绍与意识状态密切相关的注意现象,如注意的概念与功能、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种类,最后介绍催眠的概念和原理等。

本章内容要点


1. 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2. 意识的状态:睡眠与梦;催眠;白日梦和幻想;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3.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4. 根据注意产生有无目的性及所需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5. 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6. 一个睡眠周期,包括睡眠的四个阶段加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个周期约90分钟。每晚重复多次睡眠周期。

7. 对梦的功能的解释的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精神分析的观点,生理学观点,认知观点。

8. 催眠就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意识概念?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有哪几种?

2.什么是注意?它有何特点?

3.注意的品质主要是指什么?注意有哪些分类?

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5.睡眠分为哪些阶段?解释梦的代表性观点有哪些?


标签: 心理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二节 积极心理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二节 积极心理

第二节 积极心理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限定在一种“病态模型”中,每每谈及心理健康,人们总是先想到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但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人的积极状态、积极力量和积极的人生...

《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心理学》第八章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类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一、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可称为基本动机,它是为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所必需满足的动机,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饿、...

《心理学》第四章 第二节 记忆系统

《心理学》第四章 第二节 记忆系统

第二节 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系统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感觉记忆是指在物理刺激不再呈现时,信息以一种相对原始的、未被加工的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的过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

《心理学》第八章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心理学》第八章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动机当代动机心理学家提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而产生原动力,由此推动个体的行为。这种...

《心理学》第八章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

《心理学》第八章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动机是一个较古老的研究课题,已经有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人们对动机的实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一、驱力理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

情 绪学习目标重点掌握:情绪的概念、成分、功能及表达的途径,情绪理论的基本思想,情绪调节的概念;掌握:情绪的基本分类;了解:情绪调节的过程与策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

《心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

《心理学》第七章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

第二节 情绪的表达情绪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两种。非言语形式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几种途经传递信息。所以,有时我们听不见一个人的言语,仅凭他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识别就能...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三节 心理障碍

《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三节 心理障碍

第三节 心理障碍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列出了十种心理障碍,其中既有因器质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