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3.2 政策执行组织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2 政策执行组织

政策执行与政策方案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政策制定基本是由许多决策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政策执行阶段却基本只有一个组织担负政策执行任务,这就是官僚组织。因此,对政策实施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身上,这是对政策执行进行分析的关键。

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看,官僚机构具有这样的特性:

1

管理机构具有无所不在的特性

政府机构是根据宪法法律设立的,拥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政治发展史表明,政府规模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特别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规模都有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政府的自我扩张,还可以从能够反映政府权力膨胀的政府委任立法的出现和设置一定的经济管理机构中得到证实。>>查看更多

以美国政府为例,1760-1869年年间,只有1830-1839年的十年里新设立了一个机构,而1970-1979年新设立的机构就达20个;1760-1769年新颁布的法规有4个,1970-1979年新颁布的法规则达到125个。这表明,在近210年中,美国政府每10年制定、颁布的法规数目和增设的政府机构也是呈扩张的发展趋势的。以“自由放任”典范而著称于世的美国尚且如此,其他国家政府部门扩张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国政府已经进行了数次机构改革,但是,截至1996年年底,我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已达3673万人,比 1978年增长了82.3%,远远高于我国同期总人口27.1%的增长幅度。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 1978年的 2.1%上升到1996年的30%。在财政供养人员中党政机关干部约1 100万人。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总人口与财政负担的脱产人员的比例来看:汉朝为3000:1;清朝为100:1;而现在是38.8:1,即使按1100万党政工作人员计算,这个比例也为156:1。从我国与外国的对比来看:克林顿在第一任总统上台时指出,美国联邦政府近300万人的政府文职人员,占全国劳动力人数的2.8%;德国和日本政府的这个比例只有 1.4%;英国是 1.9%,而我国的这个比例数约为5%,也就是说,我国吃国家财政饭的人员与全国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是西方发达国家的2倍到4倍。在我国,政府的行政权力和活动范围几乎无所不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泛政府”体制。在这种体制中,政府的权力与活动范围,远远地超出了其应有的范围,政府部门极度扩张。

2

官僚机构具有不同的社会目的

官僚机构至少有四种社会目的: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特定经济部门的利益;管制私人经济的活动;针对各种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查看更多

西方学者认为,大多数处理公共事务的官僚,都是通过长期的自我招募者,他们总会受到所在的工作系统内的主要利益集团和权力机构的牵制,都有自己对一般政策的认同价值观。假如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需要改变官僚机构的运行方向,那么他们一定会受到来自系统内部的连续不断的压力。把执行政策的权力授予一个与决策制定者不一致的机构,那是自找麻烦。这是因为控制与对政策怀有恶意的人的行为,所需手段肯定不充分。比如在美国,把对杀虫剂安全条例交给联邦和州的农业部门实施,其效果会非常软弱无力,而把它转交给环境保护部门实施时,却产生了明显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把执行权授予对公共政策的支持者,是较为理想的,“政策贯彻的成功与两种授权方式有关:①把政策授予对政策有好感的现存机构,这种机构因缺乏实力而正在找新的计划来执行。②把政策授予在重大政治运动中产生的新机构。”

3

官僚机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扮演支配性的关键角色

在政策制定和政策合法化阶段,官僚机构尚未占据支配性的角色,因为会有很多因素,如政党、国会、大众传媒都会起作用。但当进入政策执行阶段后,官僚机构既没有其他的竞争者,又经常有立法授权,通常拥有很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五章  公共政策工具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五章 公共政策工具

第五章  公共政策工具一、单项选择题1、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A、萨拉蒙    ...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2.4 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2.4 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

2.4 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在西方政策评估实践中,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何对这些模式进行分类,这是政策评估学者一直研究的问题。韦唐博士从政府干预的实质结果入手,按“组织者”的不同将评估模式分为三大类:效果...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1.1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1.1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

1.1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一般来说,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主要有五个:1 系统性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作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本章小结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公共政策评估是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公共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是决定公共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是优化政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科学的公共政策评估有利于提升公共政策质量和水...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4.1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4.1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4.1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经过评估论证最后抉择出的政策方案,并不能立即付诸实施,它需要按照一定程序接受审查,在取得合法化地位,即成为公共政策后,才能在全社会具有约束力与权威性。这一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3.3 公共政策终止的障碍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3.3 公共政策终止的障碍

3.3 公共政策终止的障碍公共政策的终止是一个政治过程,是支持和反对政策终止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上的抵触政策终止往往意味着政策制定或...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5 政策方案的评估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5 政策方案的评估

2.5 政策方案的评估设计出各种政策方案之后,就要对它们进行评估和论证。一般来说,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评估,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1政策方案价值评估...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网考练习题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  A  ) A. 实证主义哲学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