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3 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

从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作用来看,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具有双重性的态度和影响,我们把政策目标群体在政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相应政策的态度称为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

一般而言,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态度基本分为两种:一是顺从、认同和支持该政策;二是不理解、反对和抗拒该政策。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在不同情况下各个情况因素发挥作用的比重也不相同。大致来说,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

(1)客观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政策主体及政策内容方面对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影响。》查看更多

政策主体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是否了解和考虑了政策目标群体的基本状况及其利益需求,制定出的政策内容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满足多数人的利益需求,政策的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政策的执行原则是否明确统一,执行标准是否公平公正,执行过程是否有理有据,都会影响到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强制力也会对政策目标群体的态度取向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利益分配与调节杠杆的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如果没有惩罚措施,他们很可能就会去做违背政策的事情。人们有时候会因为畏惧惩罚而接受和遵从政策”。当然如果一项政策只能一味地通过强制力的作用才能执行而不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过程进行改进,那么该项政策最终还是会受到政策目标群体的抗拒。

(2)主观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查看更多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利益关系。利益驱动是影响政策目标群态度取向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目标群体会根据自身利益需求受影响的情况,来影响政策的制定过程。同时,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不同,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其对政策的具体方案和执行过程的相关认识和支持力度就会产生差别,这种差别最终会导致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具体影响作用和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差异。

(3)环境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策环境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1.1 政策方案规划的含义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1.1 政策方案规划的含义

1.1 政策方案规划的含义什么是方案规划?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詹姆斯•安德森认为,方案规划“涉及与解决公共问题有关的并能被接受的各种行动方案的提出。”张金马认为,方案规划“指的是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2.2 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章 2.2 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2 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如前文所述,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4.3 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4.3 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4.3 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政策执行完毕后要及时做出总结,这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为制定新的政策做准备。政策执行总结包括以下两个环节:绩效评估和追踪决策。绩效评估追踪决策在政策执行完毕以后,需要...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3 司法机关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3 司法机关

1.3 司法机关传统观念上,司法机关被认为只是一个检察、审判的机构,并不足以与立法和行政机关相“匹敌”,这表示司法机关在政策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但实际上,司法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国...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4 自我批判时期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4 自我批判时期

3.4 自我批判时期尽管拉斯韦尔、德洛尔等人的研究促进了20世纪60—70年代政策科学的发展,但他们所提倡的政策科学研究范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在70年代之后的发展中碰到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1 本节概述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1 本节概述

3.1 本节概述公共政策学科首先在美国形成并获得巨大发展,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曾指出,公共政策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是因为美国“的确具有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所谓适合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土壤是指当时的美...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2.2 公民个人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2.2 公民个人

2.2 公民个人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章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它表明一个人对国家的隶属关系,既包括统治者,也包括被统治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的身份意味着参政的权利,即“参与政府管理与影响公共...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1 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 1.1 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1.1 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特征和类型定义和特征类型1 定义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应主要包括如下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