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1.3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
1.3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社会结构的迅速变迁,导致公共管理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使社会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
1 全球性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一系列社会问题时隐时现,诸如环境问题、社会保障、金融稳定、毒品走私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原本属于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也开始突破局域的限制,成为全球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不断进行公共治理结构、治理方式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谋求区域和国际合作,以期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然而,迄今为止,这些全球性社会问题仍然困扰着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专家学者的心智,挑战着公共管理者的策略与战术。
2 突发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到来或毫无征兆,或是社会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发。这种呈现出极强突发性的问题一旦出现,如若处理不慎,极容易演化为公共危机事件,直接影响到各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对各国政府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形成重大挑战。
3 结构不良性
根据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的分类,社会问题分为结构优良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所谓结构优良问题是指满足一系列条件的公共问题;而结构不良问题则是不满足给定条件的那些公共问题。两者相较,结构不良问题具有五个特点:和具体情境相联系;问题的描述比较含糊;给定信息不完全;目标不确定;不知道哪些概念、规律和原理对于解决问题有用。现代社会问题具有结构不良性的特点,如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本质完全不同。由于“结构良好的问题”经过实践的演化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因而公共管理领域现今面临的问题,或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大多为“结构不良的问题”,从而使公共领域的新形态特征日益凸显。
4 复杂动态性
当代社会问题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不同维度之间交互缠绕、相互影响形成的。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问题具有“复杂动态性”的特征,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维度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缠绕纠结而成;这些不同维度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同维度的问题又不断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方式与方向。社会问题的“复杂动态性”强调,人们为适应自身直觉与环境变迁而选择适应性策略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反馈与无限循环的过程:人们为了适应自身直觉与环境变迁而选择一种适应性策略,而这种选择又反过来影响或作用于人们的直觉与环境,进而使人们为适应新的直觉与环境而重新进行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