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3.3 政策决策中的思维因素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3 政策决策中的思维因素

政策制定是政策制定主体通过思维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既包括个人的思维,也包括集体思维。在政策制定中,较为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处理好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的相互关系,并充分认识集体理性的优点与缺陷。

集体思维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集体思维可以保证理论与知识的完整性。其次,集体思维可以让不同群体的利益得以充分表达。最后,集体思维可以避免个人决断中的片面性与主观性。

在政策决策中集体理性也具有缺点。“集体思维缺陷”有下列“主要症状”:认为集体思维一定正确,做出的决定必定无懈可击;集体面对的决策前提是既定的,个人没有必要进行重新考虑;集体内的成员都是公正的,集体具有一贯的道德水准;与本集体相对立的一方总是软弱的、无道理的;每一个集体成员要对集体忠诚,不能有不同见解;凡是出现偏离集体共识的见解,必须加以抵制;每个成员都要保卫集体,反对不同意见。

正因为集体思维也有其缺陷的方面,我们同样不能迷信集体理性,在政策制定中,要充分发挥个人思维的积极性,提倡和发展政策论辩,鼓励不同见解、观点的交锋、竞争。在充分重视集体思维和集体理性的同时,又必须科学地看待集体思维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只有处理好思维中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辩证关系,才能保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2.2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2.2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2.2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公共政策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型。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中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宏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1政...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1.1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1.1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论》1.1 公共政策概念(1)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等。在政治性公共事务中,民众自然是主体之...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2 行政机关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1.2 行政机关

1.2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它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在西方国家,行政机关在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1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

《公共政策概论》第九章 1.1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

1.1 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随着公共政策分析深入发展,公共政策评估环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公共政策评估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章 3.3 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2 搜寻备选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 2.2 搜寻备选方案

2.2 搜寻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是指决策者用来解决政策问题、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措施或办法。依据政策目标搜寻和设计政策方案是解决政策问题的关键性步骤。如果说目标确立是为了确定“做什么”,那么备选方案就是解...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3.2 政策执行组织

《公共政策概论》第八章 3.2 政策执行组织

3.2 政策执行组织政策执行与政策方案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政策制定基本是由许多决策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政策执行阶段却基本只有一个组织担负政策执行任务,这就是官僚组织。因此,对政策实施的研...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3.1 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章 3.1 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3.1 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对政府利益的三重分析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一般来讲,政府利益有三种表现形式: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整个政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