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三章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环境、人口、教育和科学技术,及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关系、卫生保健等。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要素,而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社会发展的成功,取决于资源的平衡。迅速的人口增长威胁着这种平衡,因为它使人口与资源的差距加大。人口的规模、年龄结构及性别结构、区域分布,既取决于生育率、死亡率、人口流动情况,又对健康及保健工作有重要影响。
1. 人口数量
2015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2亿,预计2050年将超过90亿。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总量占世界人口的近20%,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总数为14.1178亿人。人口增长过快是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而人口负增长导致的人口短缺则是部分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
2.人口结构
联合国规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为老年型社会。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5% ,表明已经进人老年型社会。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3. 26%,2015年为15.5%,2019年为18.1%,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18.7%。据预测,到2049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31%。
根据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1982年少年儿童(0~14岁)人口为33.6%,1990年为27.6% ,2000年为22.9%,2010年为16.6%,2015年为17%,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17.95%。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低,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的短缺,将直接影响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健康具有促进效应,公民素质始终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人的先天素质是遗传的,与社会优生优育政策和措施有关;后天素质与营养、教育、医疗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表现为人群健康整体水平提高。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群对健康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重视,自我保健、家庭保健意识高,能够更自觉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杜绝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享有更高的健康水平。我国居民文盲率2000年为6.7%,2010年为4.1%,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为2.6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000年每年10万人口中有3611人,2010年有8930人,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为15467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08年为6.48%,2019 年为19.17%,2020年为23.15%。
4.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人口流动现象极为普遍,人口流动频率更高。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流动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阶层主要是指社会经济阶层。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阶层主要由个人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等因素来决定。所谓社会阶层( social class)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相对于他人的地位或称为社会经济地位,它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最具代表性的社会阶层的划分来源于20世纪早期的英国,将社会阶层分为5个层次,不同社会阶层间健康状况存在差别。虽然常常以经济收入划分社会阶层,但社会阶层还蕴涵着其他因素如文化程度、价值观念、卫生服务的利用、生活习惯及环境等。
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健康研究目的在于将社会阶层作为一项综合标志,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人群健康的影响,从不同阶层的角度研究健康问题、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措施。研究社会阶层与健康的主要意义在于发现高危人群。
我国对于社会阶层的划分认可度最高的是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的认定,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为十个阶层。依次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及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同阶层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差距逐渐拉大,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由于运动量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其主要的健康问题,而经济水平比较低的农村地区传染病、营养性疾病仍然是威胁广大农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加强社会阶层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区分社会阶层中各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对于改善卫生服务,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针对性意义。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的含义有三层:一是社会形态,二是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三是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研究社会制度与健康的关系,既要分析现有的社会制度对医疗卫生工作及健康的作用,又要预测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将对人群健康带来的深远影响。社会制度主要是通过分配制度、影响卫生政策和行为规范等途径来影响健康。
社会制度中对卫生政策及人群健康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是政治制度,它是经济、法律、卫生等一切制度和政策实施、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起决定作用,卫生政策影响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大众健康的重要保证。
社会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个性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使人们在行为方式上发生冲突,但社会生活要求人们要有一定的生活秩序。社会制度通过行为规范模式,提倡或禁止某些行为方式,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共二十九章,《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为配合《纲要》的实现,2019年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它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指导思想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针对重大疾病和一些突出问题,聚焦重点人群,实施一批重大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生活环境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因素之一,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够形成特定的生活文化、工作文化,人也会形成特定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而这些亚文化、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一)营养与食品安全
从社会医学角度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主要是从宏观上分析社会提供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探讨社会营养政策及措施,为增进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营养状况包括居民摄入热量及食物的营养结构。前者是衡量人群摄入的食物是否有维持基本生命功能;后者则是分析摄入食物中各种营养素比例的合理性。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国家居民日平均摄入热量与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居民食物摄入量与平均期望寿命呈正相关。2021年《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报告中,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但是,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的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而水果、豆及豆制品、奶类消费量不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为居民推荐了平衡膳食模式、各种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以及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食品安全被确认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食品安全战略规划会议,起草了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草案。这些充分反映了全球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地位。
(二) 城市化
城市化(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其结果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据WHO报告,目前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每10人中将有6人居住在城市。WHO卫生发展中心主任库马拉森(Kumaresan)博士指出,虽然城市生活继续提供众多机会,例如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机会,但今天的城市环境集中了众多健康风险,带来了新的危害。
1.环境污染加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城市空气污染大多是机动车辆造成的,而工业污染、火力发电以及欠发达国家家用燃料也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2.精神健康问题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人口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受到的各种心理应激急剧增加,带来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使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精神障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3.现代病出现。城市生产和工作的高效率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整日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乏力、胸闷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等“紧张病”。生活质量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交通工具的发达、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人群中已经出现诸如电视综合征、空调综合征等所谓的“现代病”。
4.交通意外伤害增加。大部分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低收人和中等收人国家。此外,由于过度拥挤,交通繁忙,大量使用机动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空气质量恶劣,以及缺乏安全的公共场所和娱乐/体育设施等,在城市中难以开展身体锻炼。
5.传染性疾病传播。在城市贫民窟和较小的非正式居住区,过分拥挤以及不能获得安全的水和环境卫生,造成诸如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三)职业环境
人类字工业革命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发生过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和工伤事故。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广泛使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受危害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职业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1.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力的不良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按照种类可以分为:化学因素(如汞,铅,粉尘等)、物理因素(如高温高湿、噪声与振动、电离辐射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职业压力与紧张、劳动制度、作业场所建筑布局、卫生防护等。
我国于2017年11月5日颁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原职业卫生标准进行了整理和修订,发布了新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包括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以及工业企业设计、职业病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和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2.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多是指因职业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压力对工作者造成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状态改变及损害。职业压力源的类型可分为环境、组织、个人三个方面,其中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不确定性;组织因素包括任务要求、角色要求、人际关系要求、组织结构组织领导作风、组织生命周期等;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特征家庭问题、经济问题等。
适度的职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有益于职工的健康。职业压力过大或承受压力时间较长时,员工的心理、生理行为与社会关系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
此外,不同职业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收入、社会地位、医疗保险、教育程度,劳动强度、健康素养水平、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造成了不同的健康状况。例如,从事农林牧渔的人群,大部分为农业户口,劳动强度大,经济收入低,整体生活水平较差,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障,很多人没有足够的卫生知识,有的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因此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金融、咨询、传媒、服务等行业领域工作的多为“白领阶层”,他们大多有着优越的经济条件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但要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封闭,接受电脑辐射多,缺少运动和睡眠,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因此酗酒率、患各种慢性疾病和慢性劳损综合征的风险都在上升。
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切关系的总称。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由一定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群体中,包括工作团体、家庭、邻里、朋友等,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是否相互支持,都将是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个体生活在由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而成的社会群体之中,包括家庭、邻里、朋友、工作团体等,这些基本社会群体共同构成社会网络。网络在帮助个人获得信息和建议、形成意见、做出决定及寻找同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社会网络是自然形成的,如亲戚网络、邻居网络、校友网络和同事网络,但这些网络所提供的资源和关系对个体的工作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相互协调与相互支持的关系,不仅是影响健康的因素,而且是保证健康的基础。
(二)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中获得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社会支持主要分为物质支持、情感支持、尊重支持、信息支持和同伴支持。支持是人的基本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来看社会支持又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需要者进行帮助。其中,社会支持的主体是“社会网络”,客体是社会支持的需要者。一定的社会支持将减少个体的负面情绪,降低压力事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危害,而且社会支持可提供应对压力的策略,减轻压力的危害性。
(三)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表现,进而对个体及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身体健康,而且也是获得其他社会支持的基础;相反,人际关系紧张会引起心理状态的改变和情绪紧张,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反应,这种状态长期存在,必然会导致健康受损和疾病发生。
(四)家庭关系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结构、功能和关系等都对家庭成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家庭结构主要是指家庭的人口构成。我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是核心家庭,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家庭户人口已降低到2.62人。常见的家庭结构破坏及缺陷主要有:丧偶、离婚、丧失亲人等事件。离婚、丧偶是家庭结构的严重破坏,对健康造成较大损害。一方面使得家庭成员不能享有基本的心理满足;另方面也会产生物质条件的压力,进而导致家庭成员身心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儿童性格的畸形发展。
家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生育与教育、生产与消费、抚养与赡养、休息与娱乐等。功能健全的家庭可以为其成员提供较好的家庭物质条件满足基本生活和医疗保健需要,可以为其成员提供良好的情感及心理支持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家庭功能失调主要是通过破坏提供物质及文化生活的微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儿童及老年人在缺乏家庭支持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诸多的健康问题。
家庭关系协调、气氛和谐,有利于家庭成员生理和心理调节处于稳定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家庭关系失调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失调、父母与子女关系失调等。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发现,家庭的小型化仍将持续,防范家庭的脆弱化趋势,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家庭呈现的特点有:(1)老龄化增加了丧偶人口和同居家庭的比重;(2)初婚年龄推迟,中国人的平均初婚年龄,男性大约已经推迟到平均27岁左右,女性推迟到平均25岁左右,初婚年龄越迟,单身居住家庭户就越多,户规模就越小;(3)主动不婚或被动不婚人口增加,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主动单身生活或被动单身生活,非婚生活的价值观念越被社会所接受;(4)离婚率上升,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不断攀升,2020年已达到39.33%。离婚率越高,单亲家庭就越多,家庭户规模就越小。
1.解释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社会制度的概念;
2.了解人口、社会阶层、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与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