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网《社会医学》第三章 第四节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第四节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社会文化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整个社会的运行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是人类社会现象,涉及物质制度、观念等诸方面。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指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法律、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
(一)心理现象
心理是物质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心理现象及时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人类心理活动一方面收到大脑功能活动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
人类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on)通常是指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者共同构成心理活动的完整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倾向性(如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和人格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当人处于此状态时不仅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即整体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人际关系良好,与客观社会环境统协调。
(三)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psychosocial factor)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概念,用于概括一组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直接或间接地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研究较多的与健康关系密切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情绪、人格、社会应激、社会隔离、社会支持等。
知识链接3-5-1 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目前最为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 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 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复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变化与生理变化紧密相关,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长时间心理状态失衡往往会导致正常的生理变化向病理变化演进,从而引起身心疾病。
(一)认知与健康
认知(cognition)是指人们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全部过程和活动,包括接收到外界信息的刺激;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出解释;对信息作出反应,采用适当行动,也包括信念、思维和想象等,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正确的认知帮助人们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并形成完整的个性。
认知理论认为,只有在人们感知信息,认同信息内容、产生行为意愿,并具有行为所需技能时,行为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对于健康与疾病现象的正确认知是解决一切健康问题的前提,对于全面提升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认知理论,可以借助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的理论和方法,在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中大力推广正确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技能,以及正确理解、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的能力,使人们更加自觉地认识并通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有效地预防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
(二)情绪与健康
情绪(emotion)是指人的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这种态度的体验可以分为两类,即根据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分为满意与不满意的情绪,或肯定与否定的情绪。
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它的生理作用有以下三条途径:(1)通过自主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2)通过边缘系统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3)通过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相应受体,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同时,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情绪被看做是身心联系的桥梁,心理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与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的情绪而发挥作用的。
情绪的个人基础是包括来自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需要,一般来说,符合自身需要的事物会引起积极的体验和反应,称为正性情绪,不符合自身需要则会引起消极的体验和反应,称为负性情绪。常见的正性情绪包括愉快、兴奋、激动等,负性情绪包括痛苦、抑郁、紧张、烦恼、愤怒、焦虑等。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情绪的复杂性,它与健康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正性情绪有利于健康,负性情绪损害健康。一般认为,只有病态的负性情绪才不利于健康,也就是强度过高的或持续时间过长的负性情绪才会损害健康。
不同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如恶性肿瘤、艾滋病、终末期肾衰竭等,给患者带来最强烈的情绪反应。疾病导致的残疾和功能障碍也引起严重的情绪反应,如瘫痪失明、失聪等。疾病带来的社会歧视也会引起焦虑、抑郁情绪,如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由于担心暴露身份可带来严重的社会歧视和区别对待,而不去接受治疗。疾病引起的疼痛,尤其是长期慢性严重且难以控制的疼痛也会带来严重的抑郁情绪。不同性格的个体对疾病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病前性格开朗、坚强、灵活性好、正性情绪占主导地位的个体,在患病后也能更好地适应困难,保持较好的情绪,而病前性格不佳的个体则常难以适应患病这一刺激,产生严重不良情绪,影响疾病预后。除性格之外,个体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个人经历、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环境等也能影响患病后的情绪体验。积极有效和及时的社会支持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向社会网络倾诉自己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而独居、缺少朋友、人际关系差的患者则负性情绪较为严重。
(三)应激与健康
应激(stress)的定义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发展的,20世纪30年代Cannon引用于人类生理学研究,概指超过一定临界阈值后,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的一切物理、化学和情感刺激。70年代Levi等提出了由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应激原作用于机体,从而导致躯体疾病的模式,认为应激反应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素质、早年环境的影响、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等诸因素与应激原的相互作用。社会学中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刺激事件和内在要求导致心理方面的困惑或威胁,从而出现心身紧张或不适。
社会心理应激的常见来源可分为以下四类:
1. 个人特殊遭遇,主要包括个人健康问题,如严重躯体疾病、伤残、绝症等,受到暴力攻击,被歧视,被拘留甚至判刑,卷入经济或法律纠纷等。
2. 家庭内部成员,包括恋爱失败,夫妻长期矛盾、争吵,家庭暴力,离婚等;家庭内常见其他家庭成员关系不和;家庭中经济纠纷,家庭成员之间有重大信仰分歧,家庭成员患病、死亡等。
3. 工作或学习环境,如工作负担过重、兼职过多、事业上没有成就感、升学竞争、各种考试压力、工作要求长期社会隔离(如边防哨所)、与老师/同学/上下级/同事人际关系紧张、转学/改长转学/改变工作环境而适应困难等。
4. 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包括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飓风等)、人为的灾难(如战争、恐怖袭击、社会动荡、饥荒、经济萧条等)、大规模政治或宗教迫害、重大交通事故等。这些事件可以是突然发生的(如地震),也可以是长期持续存在的(如经济萧条),前者常常导致强烈的急性精神创伤,并可能持续存在,后者则常引起长期精神痛苦。
应激的有利方面是可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产生对疾病的抵抗,增强体质与适应能力。这可以给人带来激励和振奋,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应激的不利方面是由于适应机制失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和躯体障碍,使人产生焦虑、恐怖、抑郁等情绪;情绪不稳、易激惹、易疲劳等会造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
1.解释文化的概念;
2.简述教育、风俗习惯和宗教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