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2.课程管理
2.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的编制、实施、 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从管理的层次分有: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管理。从管理的内容分有:课程计划管理、课程标准管理、课程审定管理、课程实施管理 、课程评价管理等。从宏观的角度说,中小学的课程管理主要有:
课程计划(1992年以前称教学计划)决定着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具体规定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课程计划的管理经历了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修订、以及学校参与管理和开发的演变过程。
课根据《方案》规定,国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曾称教学大纲)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力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评价建议。新课改后,国家规定实行两级课程标准管理,即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定本省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地方参与课程标准管理,使得学校开始在课程标准制定时发挥重要作用。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课程的集中反映形式。教材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教材的编写必须有利于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教材的使用必须执行国家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教育部2019年12月颁布的《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指出:中小学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国家实行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出版、选用。在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下,中小学教材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分级管理。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价值的研究过程。学校管理中的课程评价,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恰当的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的具体过程实施等。
学校课程评价首先要确定恰当的价值取向;学校课程评价的模式选择管理;学校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