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复习指导

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在线形成性考核和纸质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在线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

本课程在线形成性考核全部为客观题,从各章的自测题中抽取,作业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配对题等。

由于本课程为国家教师资格证必考课程,所以依然保留了纸质的终结性考核形式。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期末考试,特别在此为大家提供一套完整的期末考试的真题及评分答案,供大家参考。

各学期的期末考试考前辅导,本课程将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的视频教学活动进行,请大家关注。


附件:2019 春季学年教育学试卷(真题)样例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A.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平

2.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它的功能有____________。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评价功能

E.衍生功能

3.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系统的级别层次包括_________。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研究生教育

4.下列哪种是德育教育中的认知明理法_________________。

A.讲解 B.报告

C.座谈讨论 D.阅读

E.表扬和奖励

5.身体发育异常显著,性意识开始萌芽,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开始要摆脱成人的束缚,

这些特征是人的身心发展处在____________时期的表现。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少年期

E.青年期

二、辨析题(除去判断“对”或“错”外,请写出理由。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

1.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2.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2.简述现代教学倡导哪些新的理念。

四、论述题(23 分)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如何贯彻长善救失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24 分)

(分析文字在 300 字以上)

班干部“超编”

据报道,某小学一个班级共 49 名学生,班里却设置了 60 多个班干部岗位。除了传

统意义上的班长、副班长、宣传委员、体育委员等,还有图书管理员、卫生管理员、领

读员等岗位,有些学生可能身兼多职。对此,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问题:你对案例中的班干部超编有何看法?请从“班级组织的功能”这个角度阐述你

的观点。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AE

2.ABCD

3.ABCD

4.ABCD

5.D

二、辨析题(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

1.错(3 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动物的活

动源于其生存本能,而非教育。(4 分)

2.对(3 分)。隐性课程是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的

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课

程,隐性课程是所有学校文化要素的集合,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其对学生的影响在潜移

默化中进行,因此,隐性课程非常重要,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4 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

(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3 分)

(2)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

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3 分)

(3)不均衡性,即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均等速度和非线性的特征。(3

分)

(4)个别差异性,即儿童的身心受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共同特征的同时又有变异性,

呈现出差异性。(3 分)

2.现代教学倡导的新理念有:

(1)有效教学

(2)对话教学

(3)体验教学

(4)实践教学

(5)反思性教学

(6)生成性教学

(7)生命化教学

每条 2 分,答出六条即可得 12 分。

四、论述题(23 分)

评分标准:

(一)要点全,并能紧密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在 18—23 分内酌情给分;

(二)要点全,联系实际不紧密,笼统地谈看法,在 12-18 分内酌情给分;

(三)只答要点,最多给 12 分。

德育教育中如何贯穿长善救失的原则:

要点部分共 12 分:

所谓长善救失,就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是教学过程要不断发现并利用各种

形式不断强化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因势利导、促其发展。

(3 分)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把握几个问题:

(1)教育者应客观、公正、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恰当、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所长所

短。(3 分)

(2)德育工作不仅要知道学生的长短,更要能抑其所短,扬其所长。(3 分)

(3)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实现其主体作

用的发挥。(3 分)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11 分)

五、案例分析题(24 分)

评分标准:

1.分析切题,有理有据,分析文字在 300 字以上。可给 20-24 分。

2.分析有自己的观点,不十分切题,可给 12-20 分。

3.分析不足 300 字,且不切题,酌情给分,本题得分在 12 分以下。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童年期是指从6、7岁到11、12岁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阶段应该是小学教育,童年期被称作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一、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理发育方面看,童...

《教育学》第7章 第8节 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

《教育学》第7章 第8节 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

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一、实施素质教育: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如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当...

《教育学》第7章 教学 学前了解

《教育学》第7章 教学 学前了解

学前了解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教学”这章内容之前,我先介绍一个人给大家认识,她就是于漪!她是谁?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所有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第七...

《教育学》第5章 第1节 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5章 第1节 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的总称。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比如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学前了解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学前了解

学前了解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进入第十章《学生》这章内容的学习,本章我们将带领大家深入认识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认识学生的本质属性。2.能够说出...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教育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对我国教育...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湖南省娄底市一中英语教师谭老师,因在课堂上制止学生下五子棋未果,学生和他发生肢体冲突,抢走老师手中的教鞭,对老师动起手。事后,见学生毫无诚意地道歉,老师...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2.教育的个体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所谓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主要源于教育具有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功能。(2)个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