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情景故事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学生宋某捡到了五元钱,不想上交,想买食品与同学分享,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同学们上交的钱很少能找到失主,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班主任李老师找他谈这个问题。宋某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您敢肯定我们捡的钱、捐的钱都能被用到正当的地方吗?您没有听说过赈灾、助学、助残的捐款被挪用吗?”

李老师真的被他一连串的反问惊呆了。李老师想,这不仅仅是拾金不昧的问题,学生看到了社会太多的阴暗面,长此下去,他的人生底色将是一片灰暗,烦恼多于快乐,痛苦大于幸福。

那么,为师者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呢?

李老师的做法

李老师对宋某的一连串问题没有掉以轻心,而是从育人的高度精心做文章。

针对学生认为捡到的钱“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的问题,李老师说:“在咱们学校,同学们捡到的钱物交给班长后,由班长直接交给学校大队部,并在专用记录本上记下何时、何人、何物以及数量,然后在每年的助残助学活动中捐出去。有一次,我参与统计整理上交的钱,一共1198元,和全校师生的捐款一起捐给了失学儿童。所以说,任何老师都没有花同学们捡到的、捐出的钱。”

针对学生认为“赈灾、助学、助残的捐款被挪用”的问题,李老师首先说:“我看得出你很正直,有自己的思想,你应该是一个敢于伸张正义的人。”见学生点头,李老师接着说:“什么是正义?别人放火,我们救火;别人砍树,我们造林;别人扔垃圾,我们捡垃圾;别人做坏事,我们做好事。这才是正直的人的正义表现。别人放火,我们添柴;别人砍树,我们伐木;别人扔垃圾,我们丢废物;别人做坏事,我们也不做好事,你觉得我们还是正直的人吗?我们还是有正义感的人吗?我们还有资格去指责别人吗?”

见学生更坚定地点头,李老师又继续开导说;“你是一个有思想、明事理的人,纷繁的社会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比如你所说的挪用捐款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我们应该看到有更多的人在奉献、在捐款,挪用捐款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并且最终还是被揪出来了。这说明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老师希望你成为个播撒阳光的人,我也相信你会懂得怎样做才是最好的。”

沉默了一会儿,宋某说:“老师,我错了。一会儿,我就把钱交给班长。我也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了。谢谢老师。”

讨论: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学校德育是无法忽视社会因素独立发挥作用的,某些不良现象影响到了学生对于整个社会的看法,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灵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人认为“认清社会”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不应过多干预。有些人则认为教育有引人向善的价值倾向,应把不良现象视为一次引导学生端正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机会。你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教育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对我国教育...

《教育学》第7章 第8节 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

《教育学》第7章 第8节 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

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一、实施素质教育: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如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当...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1.人的身心发展概述教育活动面对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教育学对人发展的考察,主要考察的是个体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止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有规律的积极变化。总的来讲,人的身心发...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5.教学模式的示例 ★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5.教学模式的示例 ★

5.教学模式的示例 ★一、我国常用的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改...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

3.学生的非智力差异与教育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呈复杂状态,通常表现为方向、性质、强度等方面的差别。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4.教育人事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4.教育人事管理

4.教育人事管理教育人事管理是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人事管理是指学校的教育人事管理部门依法对学校的人事工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师所进行的管理。(1)教师资格管理教师资格制度...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发生、发展,教育的性质、宗旨和目的,甚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不是由谁主观发明的,而是自人类社会产生起就存在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发...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历史上两种对立理论(1)教师中心论近代的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学生的成长全依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设计和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