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情景故事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学生宋某捡到了五元钱,不想上交,想买食品与同学分享,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同学们上交的钱很少能找到失主,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班主任李老师找他谈这个问题。宋某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您敢肯定我们捡的钱、捐的钱都能被用到正当的地方吗?您没有听说过赈灾、助学、助残的捐款被挪用吗?”

李老师真的被他一连串的反问惊呆了。李老师想,这不仅仅是拾金不昧的问题,学生看到了社会太多的阴暗面,长此下去,他的人生底色将是一片灰暗,烦恼多于快乐,痛苦大于幸福。

那么,为师者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呢?

李老师的做法

李老师对宋某的一连串问题没有掉以轻心,而是从育人的高度精心做文章。

针对学生认为捡到的钱“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的问题,李老师说:“在咱们学校,同学们捡到的钱物交给班长后,由班长直接交给学校大队部,并在专用记录本上记下何时、何人、何物以及数量,然后在每年的助残助学活动中捐出去。有一次,我参与统计整理上交的钱,一共1198元,和全校师生的捐款一起捐给了失学儿童。所以说,任何老师都没有花同学们捡到的、捐出的钱。”

针对学生认为“赈灾、助学、助残的捐款被挪用”的问题,李老师首先说:“我看得出你很正直,有自己的思想,你应该是一个敢于伸张正义的人。”见学生点头,李老师接着说:“什么是正义?别人放火,我们救火;别人砍树,我们造林;别人扔垃圾,我们捡垃圾;别人做坏事,我们做好事。这才是正直的人的正义表现。别人放火,我们添柴;别人砍树,我们伐木;别人扔垃圾,我们丢废物;别人做坏事,我们也不做好事,你觉得我们还是正直的人吗?我们还是有正义感的人吗?我们还有资格去指责别人吗?”

见学生更坚定地点头,李老师又继续开导说;“你是一个有思想、明事理的人,纷繁的社会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比如你所说的挪用捐款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我们应该看到有更多的人在奉献、在捐款,挪用捐款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并且最终还是被揪出来了。这说明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老师希望你成为个播撒阳光的人,我也相信你会懂得怎样做才是最好的。”

沉默了一会儿,宋某说:“老师,我错了。一会儿,我就把钱交给班长。我也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了。谢谢老师。”

讨论: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学校德育是无法忽视社会因素独立发挥作用的,某些不良现象影响到了学生对于整个社会的看法,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灵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人认为“认清社会”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不应过多干预。有些人则认为教育有引人向善的价值倾向,应把不良现象视为一次引导学生端正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机会。你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及格。其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中,任务1-4...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与规律。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工场手工业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1)个人片面发展的历程考察人的发展是个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走过“原始的丰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开始了片面发展的历程。三次社会...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但在德育实践中,...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教材上介绍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2019年2月我国新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制定的...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童年期是指从6、7岁到11、12岁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阶段应该是小学教育,童年期被称作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一、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理发育方面看,童...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学前听我说

请各位同学先来听一下音频内容,然后结合实际和“教育学”课程的相关章节思考一下,尼克松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他这样说有道理吗?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理解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世界上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儿童权利公约》旨在确立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公约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