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的涵义,应从两方面把握。一方面,从教师教育角度,其涵义是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提升其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从教师个体角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巴黎召开了“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从此,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或者应该看作是专业性职业,才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一般按照教师职业生涯划分几个阶段。首先按照职前、入职、职后区分为性质不同的三个阶段。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1.接受正规的教师教育

所谓正规的“教师教育”是指由正规的教育机构实施的专业的教师培养教育。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正规途径,是主渠道。

2.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师的自主发展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发展状态,是基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自我超越活动。自主发展是教职生涯的理想境界,也是根本途径。

3.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涵养教学智慧的途径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基本的检测指标是学历。但很多人过于注重了学历证书的获得,在正规的教师教育途径学力提高有限。因此,需要探索更长效的专业发展途径。这个途径应该是在职后继续教育现场,依据自己实学的体验涵养教学智慧。对于教师来说,文凭是必要的,但为了获得具备真才实学的文凭而实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体验才是其收获的专业发展本身。

四、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指教师具有的各种优良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的从业资质标准。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从整体上说,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集合。

1.教师的专业情意

情,指情感、情操教师的专业情感情操与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等相关。如,爱岗敬业和热爱学生,就是教师必须具备而的专业情感素质。

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和尊重家长都属于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操守。但这些不能单凭“我愿意”,即情感就可以做到。还需依靠人的意识、意志。因此所谓专业情意之“意”指意识和意志专业意识与关于职业的认识有关;专业意志则与有意识地采取的行为有关。比如,依法执教和廉洁从教,属于教师个人的法律意识和有意识采取的行为。

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从宏观的角度看,教师的教育信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从微观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等等。

教师的专业情意决定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也影响自主发展需要和意识。

2.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学知识,具体分为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俗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知识。

(1)教什么的知识,指任教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首先,教师要具有系统的任教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只有系统扎实地掌握自己所任教学科内容才能胜任岗位。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求“精专业”。“专业”是要求精通一门学科专业,能在特定知识领域内胜任教学。

其次,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即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完整,系统而深刻。对人和自然现象,教师要能够全面、系统、准确、敏锐地作出解释,并给予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建议。

(2)怎么教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保障专业顺利进行的条件性知识。

对教师来说,有知识是必须的,但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还必须会教。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儿童的知识。教师施教,首先必须有教的对象的知识。目前主要由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提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儿童学习的理论知识。

其次是关于任教学科教学方法知识。目前主要由学科课程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史等学科提供相关知识。

再次是有关教育的知识。有关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史和教育哲学等学科知识构成重要的教师专业知识素养。

最后是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

3.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从教的能力,是教师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本领。通常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要求教师具有四项基本能力: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发现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观点、新技巧等。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已学过的知识,可以培养学习和钻研的兴趣,可以积累创新的经历,体验成功的快乐,坚定学习的信心。教师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和教育学生在他们未来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并保护和珍惜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引导他们发现的思路和欲望。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表达的组织和精准的概括。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条清缕晰的陈述,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思维的训练。

想一想: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面对哪些新挑战?应该具备哪些新能力呢?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一、全面教育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个人全面发展同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全面教育思想。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强调要“教育、训练和...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听我说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能说出社会制约教育表现在哪些方面?2.结合现实,能理解并能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内容进行评价;3.能列举出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情...

《教育学》第7章 第1节 教学概述 2.教学的基本要素

《教育学》第7章 第1节 教学概述 2.教学的基本要素

2.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的要素有哪些呢?在各种关于教学的要素论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 “四要素”、 “五要素” 说,还有“六要素”说和“七要素”说。从“三要素”到“七要素”外延不断扩展,但实...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

3.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教师职业的特征很多,需要重点把握的有以下五个方面:(1)复杂性。教师职业以具有复杂性的人为工作的对象。在现代学制下,虽然是按照同龄接收孩子们入学和组成班级的,但他们接受教...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但在德育实践中,...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及格。其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中,任务1-4...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1.课程计划★★★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1.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宏观规划,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和科学发展水平,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和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学》第5章 第3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现代学制我国的现代学制肇始于清朝末年,也就是清政府在1902年颁布但并未实施“壬寅学制”和1904年颁布且在全国实施的“癸卯学制”。这两个学制的颁布,尤其是后者的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