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师的概念

教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教师:是指人的楷模(即人师)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至少具有局部优势的人(经师、技师、艺师)。

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师,属于狭义概念。

狭义的教师概念:外延限定在专门从事教学的人员,是指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别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人。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职业是指在学校以教学为专门工作的职业。学校产生的条件之一首先是文字的发明。其次是社会生产力发达,社会有剩余产品。教师职业属于脑力劳动,只有社会生产力发达有了剩余产品才可能使一些人脱离体力劳动,在学校专门从事学习或传授文字和文字记载的文化的脑力劳动。在古代能够到学校受教育的是少数贵族子弟,教师需求量也就不大。因此教师职业并没有形成规模,社会也没有专门的教师职业培训机构。教师职业到了人类社会采取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方式之后才形成规模。伴随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民主化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制定义务教育法依法实施普及国民教育,教师的数量和教师培养的规模层次也不断扩大和提高。

在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之中,教师培养模式逐步转型:从封闭制向开放制转型。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封闭制:指在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

开放制:指取消由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限制,由综合大学承担教师培养的制度。

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在建立的初始,照搬了三级师范学校并存的、封闭的体制。进入21世纪以后,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向开放制模式转型才成为了迫切的问题。很多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学校或者被合并到综合大学、或者升格、或者转型,不再单一承担教师培养的任务,教育部所属的师范大学也不再专门培养教师。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复习指导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在线形成性考核和纸质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在线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本课程在线形成性考核全部为客观题,从各章的...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工场手工业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1)个人片面发展的历程考察人的发展是个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走过“原始的丰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开始了片面发展的历程。三次社会...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要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就必须首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和...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情景故事学生宋某捡到了五元钱,不想上交,想买食品与同学分享,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同学们上交的钱很少能找到失主,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班主任李老师找他谈这个问题。宋某...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但在德育实践中,...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一、全面教育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个人全面发展同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全面教育思想。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强调要“教育、训练和...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1.学校管理的内涵学校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制度,极大的发挥校内人、财、物等因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的,有效的实现预定的工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