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开发1.课程层次与开发★★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课程层次与开发★★

课程开发一般是指综合考虑学校教育的相关现实条件和目标,权衡并依据一定价值取向,对课程中的各要素及其整体做出决定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呈现出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主体在课程开发方面的“三级课程”样态。

一、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等特征。

国家课程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国家课程开发一般包括:基本的培养目标、课程范围的宏观领域、核心课程及其标准、最低标准和可选择的参考性框架。

二、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进一步说,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行政管理机构依据国家课程政策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实际情况,结合地方对人才要求而制定的课程计划和开设的具体课程体系。

开发范围主要包括:根据国家有关统一规定和本地区具体实际,制定各级学校的完整培养目标;确定课程领域的本地标准;研制适合本地情况的具体课程方案;组织编写相关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地方课程的一些特征需要在开发过程中认真把握。(1)地域性。地方课程的开发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挖掘可利用的地方资源,设计更富地域特色的课程。(2)针对性。地方课程的初衷就是针对地方实际需求设计的,既包括针对地方的发展需求,也包括针对地方的人才需求。(3)社会性。地方课程在内容上应重视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关于地方的基本知识和参与地方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4)探究性。地方课程的实施是探究性的,而非接受性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础知识的同时是为了研究地方现实问题并力求解决这些问题。

三、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开发1.课程层次与开发★★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发生、发展,教育的性质、宗旨和目的,甚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不是由谁主观发明的,而是自人类社会产生起就存在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发...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教育功能是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的结果和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

2.学生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世界上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儿童权利公约》旨在确立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公约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定义 ★★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定义 ★★

1.教育目的的定义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就是目的性。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教育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具有目的性。从教育的产生看,人类在共同的生...

《教育学》第7章 第2节 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

《教育学》第7章 第2节 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重点在于以一定教育目的选取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以下三个主要因素对教学内容进...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2.教育的构成要素★★一般地说,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1.教育者: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兼职教...

《教育学》第9章 教师 学前了解

《教育学》第9章 教师 学前了解

学前了解有人预言未来的社会中人工智能将可以取代大部分的职业,包括教师。那么,是不是这样教师职业就会真的逐渐消失,为人工智能所替代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第九章的学习吧,学习过后相信大家心中就会有答...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提出过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其中包括: 1957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