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内涵

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但在德育实践中,由于总体目标比较笼统、抽象,所以各个学校往往要根据总体目标和本校的可能性,对德育目标进行程度和水平上的再选择,提出本校(或本班)的具体德育目标。因此就实际而言,德育目标是多种多样的。

二、德育目标的基本构成

人的品德,从其基本构成来说,主要有价值内容性的要素系统、心理性的要素系统和行为性的要素系统三个方面,人的品德能力则由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与结合而形成。品德培养所涉及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完整的品德在形成上需要以上四方面的结合,否则难以有品德发展的完整性。如果德育目标的提出仅是内容性的,而没有相应的心理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或能力性的目标,难以有力引导教育者在品德的心理性生成和内化上进行自觉的教育努力,其结果也不能很好地促进或带来某种品德在心理上的真正内化或生成。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1.学校管理的内涵学校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制度,极大的发挥校内人、财、物等因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的,有效的实现预定的工作...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1.课程评价概述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1.课程评价概述

1.课程评价概述一、什么是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概念,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狭义地说,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课程价值观或课程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对课程方案、课...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5.教育财务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5.教育财务管理

5.教育财务管理教育财务管理包括行政机关及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资金管理。学校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是指对学校教育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监督等方面的活动。财教(2012)489号印发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通...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学前听我说

说到德育你会想到什么?母亲节时候幼儿园里排成一排给妈妈洗脚的孩子?讲台上一本正经的思政课老师?还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每个月的主题班会?德育似乎我们所有人都不陌生,从幼儿园教育阶段的体智德美,到大一点的...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当前国内外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呈现以下几种趋势:(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一、班级授课制的定义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具体提法有一定差别,但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有四个方面是没有变化的:一、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