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情景故事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这周自习课上,有几个同学在玩手机。甚至在老师上课时,也能偶尔听到手机铃声。”“某某同学经常在自习课上玩手机游戏,不做作业,不学习。”“某某同学下课就拿出自己的手机炫耀,还经常用手机与网友聊天”。以上内容是马老师从学生的周记本中看到的。马老师马上意识到学生中存在的手机使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课堂秩序和学习风气、班级风气了。果然,物理课一下课,老师就来“送礼”了——从课堂上“缴获”了肇事手机。手机很漂亮,估计要上千元。

马老师的做法

面对愈演愈烈的学生使用手机引发的问题,马老师心想:怎么办?把学生叫来批一顿,然后在班里下达禁用手机令?可是转念一想,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做显然不妥,弄不好会引起学生对抗,这个年龄的孩子逆反心理强,更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找一个稳妥的办法处理。

于是,马老师召开了班委会,全面了解“手机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决定利用周二班会的时间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手机问题,由班长主持。马老师事先把主题班会的内容通报给全班学生,让他们做好发言准备。

在自由发言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可以有手机,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有手机?”“手机是我们的合法财产,老师无权没收。”“上课时,有的老师的手机也响,为什么不管?”“学生使用手机容易助长攀比心理,增加家长的负担。”“在课堂上应该严禁使用手机,老师也要遵守。”“我们周一到周五住校,有自己的手机可以方便与家长联系。”“学校有公共电话,完全可以用它与家长联系,有手机的同学大多是用来听音乐、玩游戏、发短信,甚至是上网聊天。”“有的同学在宿舍晚上熄灯后还玩手机听音乐,影响大家休息。”“有同学借用别人的手机长时间通话,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借给他吧,话费多;不借吧,得罪人,还不如不拿来。”“带手机来容易分神,还要时常担心丢失,增加精神负担。我们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应玩物丧志。”....

经过讨论,利弊已明。马老师因势利导,与大家共同约法三章:(1)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手机,但不应该攀比。其他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也是如此。急需与家长联系时提倡使用公共电话或者老师的手机。(2)不得在教室内使用手机,尤其是课堂上,否则由班主任代管,由家长领回手机。(3)在校园和宿舍内可以使用手机,但不能影响学习和他人休息,否则由班主任代管,由家长领回手机。

“最后我加一条:教师也不应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否则要向全体同学道歉。这条由我向其他任课教师转达。你们看如何?”马老师补充道。

“好!”“Very Good!”学生一阵欢呼过后。马老师趁热打铁说:“那我们就把手机使用规则写下来贴在教室内,共同遵守,互相监督。”

下课后,那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学生惭愧地来到办公室。马老师把手机递给他,说:“先前没制订手机规则,不知者无罪。不过,以后我们可要严格遵守我们共同的约定哟!”

从那以后,班里的手机再也没惹是生非过。

讨论:

(1)手机问题是班级管理中的“常见病”,往往是管也管了劝也劝了,但是还是屡禁不止。如果你是马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2)你觉得马老师的做法好在哪里?他是怎么把引导性和规约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7章 第8节 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

《教育学》第7章 第8节 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

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一、实施素质教育: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如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当...

《教育学》第9章 教师 学前了解

《教育学》第9章 教师 学前了解

学前了解有人预言未来的社会中人工智能将可以取代大部分的职业,包括教师。那么,是不是这样教师职业就会真的逐渐消失,为人工智能所替代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第九章的学习吧,学习过后相信大家心中就会有答...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4.教学模式概述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4.教学模式概述

4.教学模式概述一、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它是教学...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人员为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第一,来源于学校管理规律。第二,来源于学校教育实践与管理实践的变革。第三,来源于国...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复习指导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在线形成性考核和纸质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在线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本课程在线形成性考核全部为客观题,从各章的...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一、全面教育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个人全面发展同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全面教育思想。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强调要“教育、训练和...

《教育学》第9章 第3节 班主任 1.班主任及其任务

《教育学》第9章 第3节 班主任 1.班主任及其任务

1.班主任及其任务一、何谓班主任在我国学制的框架内,中小学每一个年级的学生是按照一定数额平均分配到“班级”来进行教学和管理的。因此,“班级”成为分担学校教育职能的一个基本职能机构。“班”既是教学的组织...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历史上两种对立理论(1)教师中心论近代的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学生的成长全依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设计和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