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情景故事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这周自习课上,有几个同学在玩手机。甚至在老师上课时,也能偶尔听到手机铃声。”“某某同学经常在自习课上玩手机游戏,不做作业,不学习。”“某某同学下课就拿出自己的手机炫耀,还经常用手机与网友聊天”。以上内容是马老师从学生的周记本中看到的。马老师马上意识到学生中存在的手机使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课堂秩序和学习风气、班级风气了。果然,物理课一下课,老师就来“送礼”了——从课堂上“缴获”了肇事手机。手机很漂亮,估计要上千元。

马老师的做法

面对愈演愈烈的学生使用手机引发的问题,马老师心想:怎么办?把学生叫来批一顿,然后在班里下达禁用手机令?可是转念一想,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做显然不妥,弄不好会引起学生对抗,这个年龄的孩子逆反心理强,更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找一个稳妥的办法处理。

于是,马老师召开了班委会,全面了解“手机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决定利用周二班会的时间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手机问题,由班长主持。马老师事先把主题班会的内容通报给全班学生,让他们做好发言准备。

在自由发言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可以有手机,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有手机?”“手机是我们的合法财产,老师无权没收。”“上课时,有的老师的手机也响,为什么不管?”“学生使用手机容易助长攀比心理,增加家长的负担。”“在课堂上应该严禁使用手机,老师也要遵守。”“我们周一到周五住校,有自己的手机可以方便与家长联系。”“学校有公共电话,完全可以用它与家长联系,有手机的同学大多是用来听音乐、玩游戏、发短信,甚至是上网聊天。”“有的同学在宿舍晚上熄灯后还玩手机听音乐,影响大家休息。”“有同学借用别人的手机长时间通话,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借给他吧,话费多;不借吧,得罪人,还不如不拿来。”“带手机来容易分神,还要时常担心丢失,增加精神负担。我们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应玩物丧志。”....

经过讨论,利弊已明。马老师因势利导,与大家共同约法三章:(1)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手机,但不应该攀比。其他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也是如此。急需与家长联系时提倡使用公共电话或者老师的手机。(2)不得在教室内使用手机,尤其是课堂上,否则由班主任代管,由家长领回手机。(3)在校园和宿舍内可以使用手机,但不能影响学习和他人休息,否则由班主任代管,由家长领回手机。

“最后我加一条:教师也不应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否则要向全体同学道歉。这条由我向其他任课教师转达。你们看如何?”马老师补充道。

“好!”“Very Good!”学生一阵欢呼过后。马老师趁热打铁说:“那我们就把手机使用规则写下来贴在教室内,共同遵守,互相监督。”

下课后,那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学生惭愧地来到办公室。马老师把手机递给他,说:“先前没制订手机规则,不知者无罪。不过,以后我们可要严格遵守我们共同的约定哟!”

从那以后,班里的手机再也没惹是生非过。

讨论:

(1)手机问题是班级管理中的“常见病”,往往是管也管了劝也劝了,但是还是屡禁不止。如果你是马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2)你觉得马老师的做法好在哪里?他是怎么把引导性和规约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2.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童年期是指从6、7岁到11、12岁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阶段应该是小学教育,童年期被称作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一、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理发育方面看,童...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3.人的素质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3.人的素质

3.人的素质一、什么是人的素质即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等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也可以称之为素养。二、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素质是属于人的范畴...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各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年级课程门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用历...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在西方,各国教育家对“教育”一词有不同的解说。如: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使人得到改进。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形成人的理性,从而使人的天性、习惯和理性协调统一。捷克教育...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及格。其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中,任务1-4...

《教育学》第3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3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学前听我说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本章共有两节,分别是“对人的科学认识”和“人的身心发展”。在学习本章的时候,请结合日常中各种教育现象,仔细体会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并且学会运用本章的基本...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2.课程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2.课程管理

2.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的编制、实施、 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从管理的层次分有: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管理。从管理的内容分有:课程计划管理、课程标准管理、课程审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