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这周自习课上,有几个同学在玩手机。甚至在老师上课时,也能偶尔听到手机铃声。”“某某同学经常在自习课上玩手机游戏,不做作业,不学习。”“某某同学下课就拿出自己的手机炫耀,还经常用手机与网友聊天”。以上内容是马老师从学生的周记本中看到的。马老师马上意识到学生中存在的手机使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课堂秩序和学习风气、班级风气了。果然,物理课一下课,老师就来“送礼”了——从课堂上“缴获”了肇事手机。手机很漂亮,估计要上千元。
面对愈演愈烈的学生使用手机引发的问题,马老师心想:怎么办?把学生叫来批一顿,然后在班里下达禁用手机令?可是转念一想,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做显然不妥,弄不好会引起学生对抗,这个年龄的孩子逆反心理强,更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找一个稳妥的办法处理。
于是,马老师召开了班委会,全面了解“手机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决定利用周二班会的时间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手机问题,由班长主持。马老师事先把主题班会的内容通报给全班学生,让他们做好发言准备。
在自由发言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可以有手机,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有手机?”“手机是我们的合法财产,老师无权没收。”“上课时,有的老师的手机也响,为什么不管?”“学生使用手机容易助长攀比心理,增加家长的负担。”“在课堂上应该严禁使用手机,老师也要遵守。”“我们周一到周五住校,有自己的手机可以方便与家长联系。”“学校有公共电话,完全可以用它与家长联系,有手机的同学大多是用来听音乐、玩游戏、发短信,甚至是上网聊天。”“有的同学在宿舍晚上熄灯后还玩手机听音乐,影响大家休息。”“有同学借用别人的手机长时间通话,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借给他吧,话费多;不借吧,得罪人,还不如不拿来。”“带手机来容易分神,还要时常担心丢失,增加精神负担。我们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应玩物丧志。”....
经过讨论,利弊已明。马老师因势利导,与大家共同约法三章:(1)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手机,但不应该攀比。其他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也是如此。急需与家长联系时提倡使用公共电话或者老师的手机。(2)不得在教室内使用手机,尤其是课堂上,否则由班主任代管,由家长领回手机。(3)在校园和宿舍内可以使用手机,但不能影响学习和他人休息,否则由班主任代管,由家长领回手机。
“最后我加一条:教师也不应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否则要向全体同学道歉。这条由我向其他任课教师转达。你们看如何?”马老师补充道。
“好!”“Very Good!”学生一阵欢呼过后。马老师趁热打铁说:“那我们就把手机使用规则写下来贴在教室内,共同遵守,互相监督。”
下课后,那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学生惭愧地来到办公室。马老师把手机递给他,说:“先前没制订手机规则,不知者无罪。不过,以后我们可要严格遵守我们共同的约定哟!”
从那以后,班里的手机再也没惹是生非过。
讨论:
(1)手机问题是班级管理中的“常见病”,往往是管也管了劝也劝了,但是还是屡禁不止。如果你是马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2)你觉得马老师的做法好在哪里?他是怎么把引导性和规约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