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情景故事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这周自习课上,有几个同学在玩手机。甚至在老师上课时,也能偶尔听到手机铃声。”“某某同学经常在自习课上玩手机游戏,不做作业,不学习。”“某某同学下课就拿出自己的手机炫耀,还经常用手机与网友聊天”。以上内容是马老师从学生的周记本中看到的。马老师马上意识到学生中存在的手机使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课堂秩序和学习风气、班级风气了。果然,物理课一下课,老师就来“送礼”了——从课堂上“缴获”了肇事手机。手机很漂亮,估计要上千元。

马老师的做法

面对愈演愈烈的学生使用手机引发的问题,马老师心想:怎么办?把学生叫来批一顿,然后在班里下达禁用手机令?可是转念一想,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做显然不妥,弄不好会引起学生对抗,这个年龄的孩子逆反心理强,更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找一个稳妥的办法处理。

于是,马老师召开了班委会,全面了解“手机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决定利用周二班会的时间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手机问题,由班长主持。马老师事先把主题班会的内容通报给全班学生,让他们做好发言准备。

在自由发言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可以有手机,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有手机?”“手机是我们的合法财产,老师无权没收。”“上课时,有的老师的手机也响,为什么不管?”“学生使用手机容易助长攀比心理,增加家长的负担。”“在课堂上应该严禁使用手机,老师也要遵守。”“我们周一到周五住校,有自己的手机可以方便与家长联系。”“学校有公共电话,完全可以用它与家长联系,有手机的同学大多是用来听音乐、玩游戏、发短信,甚至是上网聊天。”“有的同学在宿舍晚上熄灯后还玩手机听音乐,影响大家休息。”“有同学借用别人的手机长时间通话,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借给他吧,话费多;不借吧,得罪人,还不如不拿来。”“带手机来容易分神,还要时常担心丢失,增加精神负担。我们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应玩物丧志。”....

经过讨论,利弊已明。马老师因势利导,与大家共同约法三章:(1)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手机,但不应该攀比。其他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也是如此。急需与家长联系时提倡使用公共电话或者老师的手机。(2)不得在教室内使用手机,尤其是课堂上,否则由班主任代管,由家长领回手机。(3)在校园和宿舍内可以使用手机,但不能影响学习和他人休息,否则由班主任代管,由家长领回手机。

“最后我加一条:教师也不应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否则要向全体同学道歉。这条由我向其他任课教师转达。你们看如何?”马老师补充道。

“好!”“Very Good!”学生一阵欢呼过后。马老师趁热打铁说:“那我们就把手机使用规则写下来贴在教室内,共同遵守,互相监督。”

下课后,那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学生惭愧地来到办公室。马老师把手机递给他,说:“先前没制订手机规则,不知者无罪。不过,以后我们可要严格遵守我们共同的约定哟!”

从那以后,班里的手机再也没惹是生非过。

讨论:

(1)手机问题是班级管理中的“常见病”,往往是管也管了劝也劝了,但是还是屡禁不止。如果你是马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2)你觉得马老师的做法好在哪里?他是怎么把引导性和规约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内涵“角色”是社会学概念,从“职业角色”角度认识教师,即把教师置于整个社会中,认识教师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与其他社会人之间的区别。通过对教师职业的产生的...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所谓的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不同的心...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1.学校管理的内涵学校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制度,极大的发挥校内人、财、物等因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的,有效的实现预定的工作...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

案例讨论2:五元钱引发的“德育”思考情景故事学生宋某捡到了五元钱,不想上交,想买食品与同学分享,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同学们上交的钱很少能找到失主,说不定最后让老师花掉了。班主任李老师找他谈这个问题。宋某...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1.德育过程的多样性★★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1.德育过程的多样性★★

1.德育过程的多样性★★德育过程即品德教育具体确定与实施展开的过程。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都离不开相应的工作过程。在教育实践中,德育过程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样态,需要在实践中予以一定的区分和把握。独...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教师作为社会成员,除了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外,作为以教育为专门工作的人,还拥有特殊的社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2.课程类型 ★★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2.课程类型 ★★

2.课程类型 ★★(1)依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