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德育有法,但无定法。那种一成不变的、万能的德育方法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和运用。

现实德育中,有时方法的成败往往不在于方法本身,而是与师生关系、教育机制、教育时机、教育观念、时空条件、对象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1.认知明理法

这是一种对德性问题加以认知,理解一定德性所含道理的方法,主旨是以各种符合认知的方式,来使人领略或明确一定的为人、做人的道理,奠定或增强德性发展的认知基础,进而促进品德的良好发展。认知明理的具体方式有如下等,可根据实际来选择运用或综合使用。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实施认知明理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要讲究民主性,注重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探讨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二是不能无的放矢,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三是要有真实性,不应只搬用现成的结论,要善于把理论变成学生可知、可感、可信的事实,使学生体验到“理”的普遍意义。 四是要生动有情,富有感染力。

2.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是通过询问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心理咨询的方式多种多样。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进行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要注重丰富心理学知识,增强教育能力。二是要注意深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学生的各种行为中了解学生心理。三是教育者要做学生真诚的朋友。真挚的师情,会使学生敞开心灵的大门,便于教师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四是要总结和积累。

3.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指展示正面人物的事迹和思想,以其优良品质和高尚行为来影响人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榜样示范法的方式可根据实际加以适当选用。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进行榜样示范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要注意广泛性和层次性。身边的榜样有时往往更有实际的教育性。二是要重在引导学生从榜样人性遵循和精神操守上来领略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形式化地、单纯地要求体现榜样的行为。三是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精神需求。四是教育者自身要有言行示范自觉意识,自然地以身作则。四是教育者自身要有言行示范意识,自觉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

4.实践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从中培养他们的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实践锻炼法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实践锻炼法应予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要坚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出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二是要注意在严格要求和检查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锻炼。三是要对学生给予热情的帮助和指导。四是这方面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带动学生一以贯之。

5.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就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地感化或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方法。陶冶教育法的方式有很多种。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品德陶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要注意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种环境和情境。二是要善于使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充满教育意义。三是要注意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四是统筹校内外信息文化影响途径,净化信息文化环境,强化信息文化影响的正能量。五是教育者应注重自身思想学识及人格情感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工作中自然体现身教、情教和言教的有机结合。

6.自我修养法

自我修养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来培养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自我修养的方式有很多。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引导学生自我修养应把握好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要注意使学生产生自我修养的内在需要。二是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按照社会合格公民的要求进行积极的自我修养。三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集体的各种活动和交往,避免出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四是帮助找到修养的良好途径或方法,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7.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的方法如下: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进行品德评价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要注意体现和发挥它的教育功能。正确的评价可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不正确的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二是要符合实际,符合学生特点,力戒大话套话,笼而统之,千篇一律。三是要坚持正确的标准和公正的态度,不能以个人的情感意愿来代替。四是要体现民主性。民主参与的评价更能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五是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科学评价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力求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使评价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

想一想:

本章的学习到这里就要暂告段落了,回顾你在学前了解阶段写下的三个问题的答案,想一想你的回答现在有了变化吗?有哪些变化?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学前听我说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理解什么是教育,从古今中外教育家及教育名著中,摘出关于教育的论述,并通过分析,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与认识。2.能够说出在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一些中外...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虽没有独立的教育学著作,但已经出现了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思想,许多思想家在论述其政治、哲学、伦理等主张的同时,也论述...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2.教师评价★★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2.教师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手段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教师评价包括发展性教师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1)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个别差异是指学生个体之间身心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差别。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着身心各方面的差异性,这是因材施教的条件和依据。让我们...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4.学校管理的任务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4.学校管理的任务

4.学校管理的任务第一,使学校管理机构设置趋于合理,职务与权力相互对应;第二,使学校管理者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第三,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教师作为社会成员,除了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外,作为以教育为专门工作的人,还拥有特殊的社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4.课堂教学评价★★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4.课堂教学评价★★

4.课堂教学评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所谓的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不同的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