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一、教师的权利

教师作为社会成员,除了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外,作为以教育为专门工作的人,还拥有特殊的社会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里所谓教师的权利是指属于法律对其所限定的教师在履行国家教育教学职责时享有的权利,是得到法律的许可和保障的,具有不可侵犯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了教师的具体权利。具体可以概括为:

(1)教育权

这一点对于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并被聘任为教学岗位的教师尤其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不被安排教学工作,教学权被剥夺的情况是极少发生的。因此,需要学会维护的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权利。由于教育教学工作对象的复杂性,近年来学校出现了很多意外事故。这些事故有些与教师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业有关。由于很多情况下出现事故的责任方很难清晰取证,致使很多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不太敢正常行使工作权利。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教师的正当教育权是要自觉并勇敢地担负起来的。

(2)发展权

只有不断改革创新,积极进行改革实验的教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才会具有活力和充满热情。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促进探索性教学。每一个教师都有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成果交流方面的权利。

(3)报酬权

在我国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享受国家津贴。出现不按时发放工资的情况,属于侵权,教师有权维权。教师是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因此,如果教师把休假时间用在办营利目的的辅导班上,对正常工作从时间和精力上造成影响,作为教师就是在获取不正当收入了。若把自己教学班的学生带到课外去教,则属于滥用职权,就是违法行为。教师的报酬权不可被剥夺,但也不可滥用。

(4)参与权

所谓参与权是指教师法中所规定的:“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任职单位,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为了维护权益都属于正当权利。在此特别要指出的是,每一个教师参与学校各种工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符合民主程序。

二、教师的义务

所谓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行为的约束或应尽的职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只是享受权利,同时必须承担应尽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义务作了具体规定。

关于教师的义务,以下几点有必要给予正确认识。

(1)为人师表

教师为人师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到这个义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法律规定教师义务之“为人师表”首先是做到“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从职业道德角度,日常最不易做到的是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教师日常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但在继续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纪律意识。教师要求学生好好学习,教师自己就必须是爱学习的人。然而很多教师并不能做到认真学习。教师为人师表应该成为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行为。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2)执行教学计划

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必须执行教学计划。教学的质、量和进度与计划不符合都会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进程。因此,教师不能自行决定教学内容和进度。每个教师必须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必须自觉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安定团结和促进和谐社会的保障,教师必须予以特别重视。教师应该把书本知识学习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提高社会责任感。

(3)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对于教师来说,爱学生不难,难的是爱全体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是教师的义务,但这一义务确实不易做到。事实上,在工作中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尺度是很困难的。尊重与伤害之间的尺度很难把握。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予批评就是不负责,但对一些学生来说,批判是很难承受的。对教师来说,使学生得到关心、爱护和尊重是义务,但必须深刻认识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应该以什么方式实现。

(4)制止、批评和抵制社会上侵犯学生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行为

信息时代,媒体中很多不健康的信息、影像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着学生。特别是色情、暴力、网络游戏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不能单纯地作为课程执行者专事知识教学,还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会鉴别和批判性地运用各种信息。同时,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护卫,勇于承担批评和抵制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不利及有害影响的义务。

(5)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

提高自身素质是当今时代教师的义务,教师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必须要随时向学生表达他对社会、人和事的看法,教师必须持主流意识和道德价值取向,在重大社会问题面前与党中央和政府保持一致。

从业务方面来说,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并将之作为自己的义务,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水平。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一、教师的概念教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师:是指人的楷模(即人师)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至少具有局部优势的人(经师、技师、艺师)。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师,属于...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1.文化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1.文化管理

1.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教学、人事、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理性的学校管理者,必然会把文化、课程、教学、人事和财务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这是学校管理要做的根本性工作。一、学校...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虽没有独立的教育学著作,但已经出现了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思想,许多思想家在论述其政治、哲学、伦理等主张的同时,也论述...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学前了解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学前了解

学前了解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进入第十章《学生》这章内容的学习,本章我们将带领大家深入认识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认识学生的本质属性。2.能够说出...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历史上两种对立理论(1)教师中心论近代的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学生的成长全依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设计和定...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要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就必须首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和...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内涵“角色”是社会学概念,从“职业角色”角度认识教师,即把教师置于整个社会中,认识教师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与其他社会人之间的区别。通过对教师职业的产生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