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3.德育过程应有的理性把握★★
3.德育过程应有的理性把握★★
从目的意义上讲,德育过程是要促进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却不能说德育过程完全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这是因为,德育过程是教育工作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只反映受教育者自身内在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
简单地说,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师有教的行为不等于学生能够必然的获得发展。
1.德性之教是心灵交往之教
心灵交往,即指人和人的那种情对情、心对心的交流、沟通和交往。作为培养品德的德育,只有注重与学生的心灵交往,才能了解、熟悉、走进受教者的心灵,使自身的教育工作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走进学生精神世界。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心灵交往会建立起师生间的互应互动的心理联系,这种联系意味着双方在心理上对各自的容纳性,以及可能进行交流、沟通、交往的意愿。这种联系一经生成,会为德之教化目标的实现带来极大的可能性。这种联系越紧密,德育有效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联系中断,就意味着各自关上了心理的大门,交流、交往和沟通的意愿消失。无数的事实所证明,没有心灵交往的德育,相互之间就不可能有实际的精神交往,只能是一种死的教育。
2.德性之教是促进“内生”之教
德性虽然可教,但是归根结底还要靠个体内在心性活动才能取得效果。没有主动地思考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系统就不会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更不会“内化”为自身的德性。
德育过程要注意引发受教者的内在活动来促进德性的生成和生长。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给予全面分析、全面关注,不断解决它们相互之间出现的不和谐问题,促进德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引发学生内在的比较、判断。如果说,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关系到外在影响能不能被内化的根本的话,那么,人的内在比较判断等活动,就成为外在影响所含有的价值问题能不能被接纳的关键。
3.德性之教是引发感悟之教
在中国的文化中,德,就是得,指人在按一定生活意义或规范行动时内心有所得。这说明德的生成与人的行动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行动,就不会有内得。行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所行动,才会有所感触,有感触,才会有所领悟。
感悟是学校德育有效开展不可忽视的。对于未经过感悟的事物,人通常是不轻易接纳或拒绝的。一个人经过感悟在内心确立起来的东西,往往是比较牢固的,不会轻易改变。
有效的德育要善于引发感悟。一是感悟需要加以引导。二是感悟过程实质是人整理自我心灵秩序的过程,引导感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自我把握自己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师生平等互动,共同成为道德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