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1.德育的概念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德育的概念

一、为什么要研究德育

因为德性是做人的根本!学校良好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造就人良好的德性。因此,培养良好的德性是教育对人性发展的一个根本所在。教育学作为一门培养人的学问,必然要研究学校的德育问题。

二、什么是德育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指称整体教育中对人德性予以影响教化的概念,它是以人生活意义及规范的内在建构和外在体现为根本旨要,对人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1.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本质在育德,讲究德性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活特性。所谓,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品德、德性或品性等,是指人在立身处事规则和为人做人意义方面的内在生成及自我言行上持久稳定的操守。

学前热身:

回忆一下我们前测的题目1,现在你明白学校德育为什么不只是道德教育了吗?

在现实生活中,品德综合地反映或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世界观和社会观等,是决定一个人在态度、言行等方面如何为人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独特的功能和任务,具有不可替代性,又有与整体教育(即各育)的不可分离性。因为通常情况下,德育工作更多地不是自身独立地展开,而是要通过学校整体教学和教育活动,蕴含和体现在整体的教学和教育活动之中。

学前热身:

回忆一下我们前测的题目2,结合实践讨论一下为什么德育工作要蕴含和体现在整体的教学和教育活动之中?

三、学校德育的意义

1.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

学校德育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道德成长、精神追求和人生发展走向的根本所在,加强学校德育,不仅是为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品德良好的社会公民,更重要的是使青少年在未来国家建设和生活中富有巨大的精神动力。 

2.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意义

中小学是培养青少年的主要场所,加强学校德育也是青少年学生人格品性健康发展的需要。青少年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人之为人的性情和情操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成熟与单纯同在,理智性与盲目性具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交替表现,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各种发展的可能性。要使青少年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获得良好的发展,学校就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德育对整体教育的意义

德育与各育的互含和互为性决定了德育对整体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学生健全发展所必须,而且也是其它各育得以顺利实施并获得良好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德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文明,也会使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激发,进而焕发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任务的完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虽没有独立的教育学著作,但已经出现了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思想,许多思想家在论述其政治、哲学、伦理等主张的同时,也论述...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2.教师职业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2.教师职业的地位与作用

2.教师职业的地位与作用一、教师职业的地位教师职业的地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教师职业地位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根据知识在社会中的价值,即与人的生存之间的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根据...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教育学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二是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我们每个学习教育学的人都应了解的重要问题,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它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工场手工业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1)个人片面发展的历程考察人的发展是个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走过“原始的丰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开始了片面发展的历程。三次社会...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2.教育的构成要素★★一般地说,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1.教育者: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兼职教...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5.教育财务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5.教育财务管理

5.教育财务管理教育财务管理包括行政机关及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资金管理。学校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是指对学校教育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监督等方面的活动。财教(2012)489号印发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通...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5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1.学校管理体制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5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1.学校管理体制

1.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确立学校内部管理机构与过程的组织制度,反映学校内部管理机构与人员的地位、作用、权责范围及相互关系。一、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的一种...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