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1.德育的概念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德育的概念

一、为什么要研究德育

因为德性是做人的根本!学校良好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造就人良好的德性。因此,培养良好的德性是教育对人性发展的一个根本所在。教育学作为一门培养人的学问,必然要研究学校的德育问题。

二、什么是德育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指称整体教育中对人德性予以影响教化的概念,它是以人生活意义及规范的内在建构和外在体现为根本旨要,对人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1.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本质在育德,讲究德性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活特性。所谓,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品德、德性或品性等,是指人在立身处事规则和为人做人意义方面的内在生成及自我言行上持久稳定的操守。

学前热身:

回忆一下我们前测的题目1,现在你明白学校德育为什么不只是道德教育了吗?

在现实生活中,品德综合地反映或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世界观和社会观等,是决定一个人在态度、言行等方面如何为人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独特的功能和任务,具有不可替代性,又有与整体教育(即各育)的不可分离性。因为通常情况下,德育工作更多地不是自身独立地展开,而是要通过学校整体教学和教育活动,蕴含和体现在整体的教学和教育活动之中。

学前热身:

回忆一下我们前测的题目2,结合实践讨论一下为什么德育工作要蕴含和体现在整体的教学和教育活动之中?

三、学校德育的意义

1.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

学校德育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道德成长、精神追求和人生发展走向的根本所在,加强学校德育,不仅是为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品德良好的社会公民,更重要的是使青少年在未来国家建设和生活中富有巨大的精神动力。 

2.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意义

中小学是培养青少年的主要场所,加强学校德育也是青少年学生人格品性健康发展的需要。青少年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人之为人的性情和情操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成熟与单纯同在,理智性与盲目性具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交替表现,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各种发展的可能性。要使青少年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获得良好的发展,学校就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德育对整体教育的意义

德育与各育的互含和互为性决定了德育对整体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学生健全发展所必须,而且也是其它各育得以顺利实施并获得良好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德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文明,也会使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激发,进而焕发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任务的完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听我说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能说出社会制约教育表现在哪些方面?2.结合现实,能理解并能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内容进行评价;3.能列举出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情...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

案例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保障教师的正当教育权?湖南省娄底市一中英语教师谭老师,因在课堂上制止学生下五子棋未果,学生和他发生肢体冲突,抢走老师手中的教鞭,对老师动起手。事后,见学生毫无诚意地道歉,老师...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3.人的素质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3.人的素质

3.人的素质一、什么是人的素质即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等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也可以称之为素养。二、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素质是属于人的范畴...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但在德育实践中,...

《教育学》第4章 教育目的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4章 教育目的 学前听我说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进入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那么,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含和实质是什么呢?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教育普及化,即打破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对人的限制,剔除对人接受教育的种种主观和客观制约,保证每一个社会公民...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3.教育目的的类型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3.教育目的的类型

3.教育目的的类型不同的教育目的反映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总结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可将其分为两大派:“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一、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法国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