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4.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4.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国从1978年开展教育本质大讨论至今,对教育本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说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原理,即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观点等上层建筑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的。根据这个原理,教育不属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是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生产力,代表人物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

于光远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过程是通过教育者的劳动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品德、性格,经过这个转化,人就成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而教育也就成为直接的生产力。

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具有双重属性。

所谓双重属性,是指教育既有生产力的性质,也有上层建筑的性质。教育中的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条件设施,教育研究中的科技成果、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的产品——人,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的性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内容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根据逻辑学关于下定义的原理,被下的定义等于属加种差。教育的属是活动,同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生产、社会政治、科学研究和军事防卫一样是社会活动形式之一。教育与其它社会活动的种类差别是人的培养。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如果失去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换言之,教育因培养人而有别于社会上的其他活动成其为教育,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想一想:

请问,本课程主讲赞成上述哪种观点?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4.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当前国内外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呈现以下几种趋势:(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

《教育学》第5章 第2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第5章 第2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一、重视早期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家庭更加重视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了较强的教育需求,这也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因素划分观点概述1.单因素论:主要包括遗传决定论、环境界定论。遗传决定论也称为生物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遗传因素自我展开的过程,人的机体构造、系统机制、能力...

《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育学》第7章 第7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1.教学的基本环节

1.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来说,教学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定等。一、备课备课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主要是备课程标准与备教材、备学生与备...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一、全面教育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个人全面发展同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全面教育思想。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强调要“教育、训练和...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国开学习网00924《教育学》怎么学

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以上为及格。其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中,任务1-4...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学前听我说

请各位同学先来听一下音频内容,然后结合实际和“教育学”课程的相关章节思考一下,尼克松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他这样说有道理吗?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理解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5.考试评价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5.考试评价

5.考试评价新课程改革中考试评价的改革重点是:(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