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具体提法有一定差别,但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有四个方面是没有变化的:

一、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级社会的教育从来都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首先反映在教育目的上。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要德才兼备,而且立场正确,信念坚定,是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性要求,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色。

二、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首要的是智力和体力的广泛、充分、统一、自由的发展。只有智力和体力的广泛而充分的统一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者的素质构成,除德、智、体等基本要素之外,也包括美和劳动要素的发展。我国教育方针在人才规格上一直提倡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正是体现了社会对人的素质构成的基本要求。

三、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者”

长期以来人们对劳动者这一概念的含义认识并不统一,导致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同。因此,正确理解劳动者这一概念是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前提。我们教育所培养的劳动者,应当是社会主义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普通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尽管有分工的不同,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异,但没有阶级和地位的差别,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这些就是教育目的中对劳动者的统一要求。

四、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从改造现代社会,改造社会生产和改造人等三个方面深刻的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意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为社会生产提供人才和科技上的保障。同时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又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首先保障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再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生产所必需的,也是培养人所必需的。正由于此,我国才一直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目的的重要构成。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9章 第3节 班主任 3.班级管理的任务和方法

《教育学》第9章 第3节 班主任 3.班级管理的任务和方法

3.班级管理的任务和方法班级管理的任务和方法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普遍性表现为,都是为了保证班级的正常秩序,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保证学校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实现,都以学校生活和学生的特点为依据,...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

3.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5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2.学校管理人员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5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2.学校管理人员

2.学校管理人员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关键要看它是否配备有称职得力的管理人员,并合理组合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从而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正确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学校管理人员是指...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1.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我们...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2.课程类型 ★★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2.课程类型 ★★

2.课程类型 ★★(1)依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

《教育学》第7章 第1节 教学概述 2.教学的基本要素

《教育学》第7章 第1节 教学概述 2.教学的基本要素

2.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的要素有哪些呢?在各种关于教学的要素论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 “四要素”、 “五要素” 说,还有“六要素”说和“七要素”说。从“三要素”到“七要素”外延不断扩展,但实...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各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年级课程门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用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