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具体提法有一定差别,但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有四个方面是没有变化的:

一、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级社会的教育从来都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首先反映在教育目的上。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要德才兼备,而且立场正确,信念坚定,是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性要求,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色。

二、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首要的是智力和体力的广泛、充分、统一、自由的发展。只有智力和体力的广泛而充分的统一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者的素质构成,除德、智、体等基本要素之外,也包括美和劳动要素的发展。我国教育方针在人才规格上一直提倡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正是体现了社会对人的素质构成的基本要求。

三、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者”

长期以来人们对劳动者这一概念的含义认识并不统一,导致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同。因此,正确理解劳动者这一概念是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前提。我们教育所培养的劳动者,应当是社会主义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普通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尽管有分工的不同,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异,但没有阶级和地位的差别,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这些就是教育目的中对劳动者的统一要求。

四、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从改造现代社会,改造社会生产和改造人等三个方面深刻的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意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为社会生产提供人才和科技上的保障。同时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又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首先保障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再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生产所必需的,也是培养人所必需的。正由于此,我国才一直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目的的重要构成。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3.教育的形态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3.教育的形态

3.教育的形态教育形态指教育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表现状态。依据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存在形式和存在范围等,可将教育形态分为以下几种: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指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所提供...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4.学校管理的任务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4.学校管理的任务

4.学校管理的任务第一,使学校管理机构设置趋于合理,职务与权力相互对应;第二,使学校管理者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第三,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育学》第7章 第1节 教学概述3.教学任务★

《教育学》第7章 第1节 教学概述3.教学任务★

3.教学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整个教学任务的基础。(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必须要遵循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仅从整体上看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而且,身心发展的个...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6章 课程 学前听我说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进入第六章《课程》这章内容的学习,课程这个词想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课程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实质和精髓在哪里?想真正认识课程,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章内容的学习吧!学习目标通过本...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

2.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所谓的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不同的心...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1.人的身心发展概述教育活动面对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教育学对人发展的考察,主要考察的是个体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止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有规律的积极变化。总的来讲,人的身心发...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起源追问教育的起源问题,目的是从教育产生的源头去认识教育的本质。迄今为止人们对教育起源的认识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主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1.生物起源论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