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具体提法有一定差别,但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有四个方面是没有变化的:
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级社会的教育从来都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首先反映在教育目的上。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要德才兼备,而且立场正确,信念坚定,是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性要求,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特色。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首要的是智力和体力的广泛、充分、统一、自由的发展。只有智力和体力的广泛而充分的统一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者的素质构成,除德、智、体等基本要素之外,也包括美和劳动要素的发展。我国教育方针在人才规格上一直提倡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正是体现了社会对人的素质构成的基本要求。
长期以来人们对劳动者这一概念的含义认识并不统一,导致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同。因此,正确理解劳动者这一概念是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前提。我们教育所培养的劳动者,应当是社会主义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普通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尽管有分工的不同,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异,但没有阶级和地位的差别,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这些就是教育目的中对劳动者的统一要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从改造现代社会,改造社会生产和改造人等三个方面深刻的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意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为社会生产提供人才和科技上的保障。同时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又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首先保障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再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生产所必需的,也是培养人所必需的。正由于此,我国才一直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目的的重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