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教育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程度和实施方向。因此,端正教育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正确实施的首要前提。
在我国,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盲目的把追求升学率作为中小学办学的唯一目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违反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年轻一代身心的健康发展,危机整个一代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这对教育事业所造成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就要求学校必须真正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它不仅规定了教育性质、教育方向,还规定了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前提,要把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全面的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并要时刻把握教育方针的要求,任何偏离或背离教育方针的行为都应该及时遏制。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逐步付诸实施。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特色。”并深刻论述了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的重大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针对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那么,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自主性得以体现,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素质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