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教育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程度和实施方向。因此,端正教育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正确实施的首要前提。

在我国,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盲目的把追求升学率作为中小学办学的唯一目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违反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年轻一代身心的健康发展,危机整个一代人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这对教育事业所造成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就要求学校必须真正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它不仅规定了教育性质、教育方向,还规定了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前提,要把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全面的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并要时刻把握教育方针的要求,任何偏离或背离教育方针的行为都应该及时遏制。

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并逐步付诸实施。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特色。”并深刻论述了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的重大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针对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那么,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自主性得以体现,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素质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3.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内涵

1.学校管理的内涵学校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制度,极大的发挥校内人、财、物等因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的,有效的实现预定的工作...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5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2.学校管理人员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5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2.学校管理人员

2.学校管理人员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关键要看它是否配备有称职得力的管理人员,并合理组合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从而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正确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学校管理人员是指...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1.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一、班级授课制的定义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在西方,各国教育家对“教育”一词有不同的解说。如: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使人得到改进。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形成人的理性,从而使人的天性、习惯和理性协调统一。捷克教育...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教育学》第6章 第1节 课程概述3.课程结构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就是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各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年级课程门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用历...

《教育学》第4章 教育目的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4章 教育目的 学前听我说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进入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那么,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含和实质是什么呢?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5.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5.教育学的定义★★★

5.教育学的定义★★★从语源上看,教育学(Pedagogy)一词是从希腊语教仆(Pedagogue)派生出来的。教仆在古希腊是陪送年幼奴隶主子弟上学的仆人,因此,教育学的涵义与如何照顾儿童有关。现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