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3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提出过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其中包括:

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教育方针: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一教育方针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后来教育方针目的的制定影响巨大,它确定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总方向和标准。

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总结了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提出了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提出: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又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我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当时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提出: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方针。

2015年,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目的进行了新发展,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了劳动教育在教育目的中的重要位置。

上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对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3.学校管理的功能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概述 3.学校管理的功能

3.学校管理的功能我国学校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教师作为社会成员,除了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外,作为以教育为专门工作的人,还拥有特殊的社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2.课程标准 ★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2.课程标准 ★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某一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课程纲领性文件,它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国家对相应课程的基...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因素划分观点概述1.单因素论:主要包括遗传决定论、环境界定论。遗传决定论也称为生物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遗传因素自我展开的过程,人的机体构造、系统机制、能力...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一、教师的概念教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师:是指人的楷模(即人师)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至少具有局部优势的人(经师、技师、艺师)。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师,属于...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

2.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的涵义,应从两方面把握。一方面,从教师教育角度,其涵义是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提升其...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内涵“角色”是社会学概念,从“职业角色”角度认识教师,即把教师置于整个社会中,认识教师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与其他社会人之间的区别。通过对教师职业的产生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