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教育目的 学前听我说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进入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那么,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含和实质是什么呢?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又是什么呢?

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些问题,跟着我们的课程开始“第四章教育目的”的学习吧!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认知目标

1.理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关系。

2.深刻领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3.能够说出教育目的的功能。

4.领会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与实质。

5.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及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6.知道“五育”的基本含义及“五育”的关系。

情感目标

接纳并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精神实质,并能自觉地以此为指南,对背离我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做法,进行辨别与批判。

学习建议

1.阅读本章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不断回顾它,看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

2.本章的学习重点与主要内容包括:(1)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概念,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2)教育目的的类型;(3)教育目的的功能;(4)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与实质;(5)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6)贯彻教育目的的三点基本要求。学习时,请抓住这些内容的核心要点进行掌握。

3.“拓展学习”部分,推荐给你2个视频、1篇文章,这些材料是结合本章内容精心挑选的,当你完成各节内容的学习后,在学习还有余力的情况下,希望你能进一步去观看并阅读。以此帮助你扩展和加深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4.本章论坛,希望你能结合掌握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当前教育在履行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教师作为社会成员,除了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外,作为以教育为专门工作的人,还拥有特殊的社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

《教育学》第4章 第4节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4.美育

《教育学》第4章 第4节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4.美育

4.美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美育可以给学生积极的思想影响。美育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美育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3.教育的形态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3.教育的形态

3.教育的形态教育形态指教育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表现状态。依据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存在形式和存在范围等,可将教育形态分为以下几种: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指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所提供...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

2.教育的个体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所谓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主要源于教育具有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功能。(2)个体...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教育学》第3章 第2节 人的身心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必须要遵循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仅从整体上看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而且,身心发展的个...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3.教材

《教育学》第6章 第2节 课程规范 3.教材

3.教材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最主要的裁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包括了教师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复习指导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在线形成性考核和纸质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在线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本课程在线形成性考核全部为客观题,从各章的...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3.学生评价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3.学生评价

3.学生评价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手段,而不仅仅依靠笔纸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