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一、全面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个人全面发展同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全面教育思想。

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也强调要“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总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指出了全面教育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全面教育的目的

全面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种新人应当是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只有人人都成为劳动者,社会才能不断的发展进步,而且生产劳动可以使每一个人在体力和脑力上都得到发展,避免发展的片面性,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一代劳动者是全面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全面教育的内容

马克思在1866年《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不提德育和美育,完全是由于当时的条件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工人阶级尚未掌权,教育权也不在无产阶级手中,进行德育无非是向无产阶级传输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思想。因此,马克思不提德育,不是无视德育,只是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我们既不能从这里引申出智育第一的思想,也不能将其作为忽视德育的借口。

至于不提美育的问题,原因是在工人阶级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还没有得以保证之前,是很难做到美育的。但并不是说马克思、恩格斯不重视美育。

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虽然密切相关,却是有区别的。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是劳动能力的发展,劳动能力的要素是智力和体力的总和,这一内涵是确定的,全面教育的内容却是多方面的。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多方面、充分、统一和自由的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教育。这也正是“全面教育”的实质所在。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
四、全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质是在智力、体力广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道路就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消除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个人发展的片面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都必须通过这条途径才能实现。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1.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我们...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2.课程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2.课程管理

2.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的编制、实施、 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从管理的层次分有: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管理。从管理的内容分有:课程计划管理、课程标准管理、课程审定...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6.教育科学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6.教育科学

6.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门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主要由五大类构成。...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3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一般认为,良好的先天遗传是智力超常儿童形成的前提,但后天优良的环境和方法适当的教育是开发智力潜力并保持智力超常的重要条件。智力超常儿童通常都表现出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动脑好问、...

《教育学》第7章 第4节 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

《教育学》第7章 第4节 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定义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教学目的、遵循一定教学规律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的规定必须依据教学规律,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3节 学习管理的原则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

1.学校管理原则的提出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人员为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第一,来源于学校管理规律。第二,来源于学校教育实践与管理实践的变革。第三,来源于国...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

《教育学》第3章 第1节 对人的科学认识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

1.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教育学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二是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我们每个学习教育学的人都应了解的重要问题,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它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1.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发生、发展,教育的性质、宗旨和目的,甚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不是由谁主观发明的,而是自人类社会产生起就存在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