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4.教育目的的功能★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4.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定向功能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它支配和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对统一教育思想,指明办学方向,统一教育活动要求,以及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学校管理等方面都起着定向作用。教育目的确立以后,可以确保教育过程的每一步都指向预定的目标,还能充分发挥教育目的的矫正作用,防止教育活动偏离轨道。

二、调控功能

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教育活动对于一切教育影响的取舍,都应以是否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为根本,充分发挥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使学校、家庭、社会围绕教育目的发挥积极作用,共筑教育合力。

三、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的确立对活动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教育者因为有了目标的存在,可以根据目标合理的设计活动的计划、组织、过程、方法等,多快好省地实现目标。受教育者因为有了目标,可以激励他们树立信心,坚强地排除各种困难,争取实现目标。在教育过程中设置合理、可行的目标尤为重要。

四、评价功能

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评价教学过程质量的优劣,评价教师工作质量和效果,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程度,都要以教育目的为根据。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教育学》第4章 第1节 教育目的概述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2.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教育目的的提出和确立,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关系条件以及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与规律。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教育普及化,即打破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对人的限制,剔除对人接受教育的种种主观和客观制约,保证每一个社会公民...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教育学》第7章 第6节 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

3.教学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复习指导

复习指导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在线形成性考核和纸质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在线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本课程在线形成性考核全部为客观题,从各章的...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4.教学模式概述

《教育学》第7章 第3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4.教学模式概述

4.教学模式概述一、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它是教学...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历史上两种对立理论(1)教师中心论近代的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学生的成长全依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设计和定...

《教育学》第4章 第4节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2.智育

《教育学》第4章 第4节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2.智育

2.智育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智育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国家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和使用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同时,智育也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