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历史上两种对立理论

(1)教师中心论

近代的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学生的成长全依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设计和定位,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凯洛夫的教育学也受其影响,强调课堂教学永远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的。教师中心论只把学生看作教育过程的客体,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

(2)儿童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他认为教师应该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不应该是儿童学习的主宰者,而应当是他们学习的看守者和助理。他认为教育就是生长,就是儿童在自身的活动中生长,教育要帮助儿童对自己获得的经验进行改组和改造,教学应该为儿童着想,以儿童的活动为依附。他批判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认为教育应该围绕儿童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该围绕着儿童组织。“儿童中心论”虽然注重了儿童的主体性的发挥,但却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消失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这是显而易见的缺陷。

二、科学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体的,密不可分,教师的教不仅指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施教,还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而学生的学也不仅仅是自己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学。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双重地位,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既不可能是单纯的被支配地位又不可能是完全的主体地位。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因此,学生学习应该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就会将整个教育活动置于学生的自由意志之下,那就否认了学校教育的计划性与系统性,淡化了学校教育的本质作用和价值。

其次,现代教师在如何教导学生方面是专业人士。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什么,怎么学习,都由教师进行策划,尤其是在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中,教师的领导者角色更为重要。

再次,学校教育中的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自制力差,没有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监督管理和细心教导,他们精神灵魂的成长更需要教师为其把握方向并指引路径。

因此,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是学校教育发挥其巨大价值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学生负责的表现。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过程虽然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但教师不可能把教育内容灌注到学生的头脑中,只能通过学生的自我生成、自主建构。每个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有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他们在接受教育时这些主体因素都会自动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制约着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要表现对教育内容选择和加工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要求学生被动的听和接受,而要在课堂上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在课下,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去体验,实验,创造,成为学习的主人。

想一想:

如何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虽没有独立的教育学著作,但已经出现了揭示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思想,许多思想家在论述其政治、哲学、伦理等主张的同时,也论述...

《教育学》第9章 第3节 班主任 1.班主任及其任务

《教育学》第9章 第3节 班主任 1.班主任及其任务

1.班主任及其任务一、何谓班主任在我国学制的框架内,中小学每一个年级的学生是按照一定数额平均分配到“班级”来进行教学和管理的。因此,“班级”成为分担学校教育职能的一个基本职能机构。“班”既是教学的组织...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7.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7.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7.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基本思想或逻辑架构,即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逻辑主线。揭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透过构成教育学的诸多理论和概念,抓住统整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实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2.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内涵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但在德育实践中,...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教育功能是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的结果和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教育学》第4章 第2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工场手工业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1)个人片面发展的历程考察人的发展是个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走过“原始的丰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开始了片面发展的历程。三次社会...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8.教育学的价值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8.教育学的价值

8. 教育学的价值1.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进入20世纪后半叶,教育改革每十年一个周期。教育的发展伴随着改革,改革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于是,改革什么、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构成了教育学的研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