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1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3.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历史上两种对立理论

(1)教师中心论

近代的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学生的成长全依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设计和定位,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凯洛夫的教育学也受其影响,强调课堂教学永远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的。教师中心论只把学生看作教育过程的客体,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

(2)儿童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他认为教师应该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不应该是儿童学习的主宰者,而应当是他们学习的看守者和助理。他认为教育就是生长,就是儿童在自身的活动中生长,教育要帮助儿童对自己获得的经验进行改组和改造,教学应该为儿童着想,以儿童的活动为依附。他批判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认为教育应该围绕儿童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该围绕着儿童组织。“儿童中心论”虽然注重了儿童的主体性的发挥,但却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消失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这是显而易见的缺陷。

二、科学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体的,密不可分,教师的教不仅指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施教,还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而学生的学也不仅仅是自己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学。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双重地位,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既不可能是单纯的被支配地位又不可能是完全的主体地位。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因此,学生学习应该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就会将整个教育活动置于学生的自由意志之下,那就否认了学校教育的计划性与系统性,淡化了学校教育的本质作用和价值。

其次,现代教师在如何教导学生方面是专业人士。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什么,怎么学习,都由教师进行策划,尤其是在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中,教师的领导者角色更为重要。

再次,学校教育中的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自制力差,没有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监督管理和细心教导,他们精神灵魂的成长更需要教师为其把握方向并指引路径。

因此,肯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是学校教育发挥其巨大价值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学生负责的表现。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过程虽然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但教师不可能把教育内容灌注到学生的头脑中,只能通过学生的自我生成、自主建构。每个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有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他们在接受教育时这些主体因素都会自动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制约着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要表现对教育内容选择和加工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要求学生被动的听和接受,而要在课堂上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在课下,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去体验,实验,创造,成为学习的主人。

想一想:

如何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2.教师评价★★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评价2.教师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手段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教师评价包括发展性教师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1)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学前听我说

《教育学》第5章 教育制度 学前听我说

请各位同学先来听一下音频内容,然后结合实际和“教育学”课程的相关章节思考一下,尼克松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他这样说有道理吗?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认知目标1.理解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4节 学校管理的方法1.学校管理的方法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4节 学校管理的方法1.学校管理的方法

1.学校管理的方法学校管理方法是学校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措施和途径。学校管理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从一般意义上对学校管理活动进行整体分析,学校...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3节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2.德育实施的基本方法 ★★★ 德育有法,但无定法。那种一成不变的、万能的德育方法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和运用。 现实德育中,有时...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4.教育人事管理

《教育学》第11章 学校管理 第2节 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4.教育人事管理

4.教育人事管理教育人事管理是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人事管理是指学校的教育人事管理部门依法对学校的人事工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师所进行的管理。(1)教师资格管理教师资格制度...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开发1.课程层次与开发★★

《教育学》第6章 第3节 课程开发1.课程层次与开发★★

1.课程层次与开发★★课程开发一般是指综合考虑学校教育的相关现实条件和目标,权衡并依据一定价值取向,对课程中的各要素及其整体做出决定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呈现出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主体在课程开发方面的“三...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4.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4.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

4.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我国从1978年开展教育本质大讨论至今,对教育本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说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与经...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2.教育的构成要素★★一般地说,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1.教育者: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兼职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