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1.教学方法 ★★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教学方法的实质。

(1)教学方法的目的性。即教学方法的实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方法的交互性。即教学方法是在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 “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的过程,因而具有双边性的特点。

(3)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即教学方法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方式和手段所组成,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实行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指导思想体系,即注入式和启发式两种教学方法指导思想。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从教育史上看,注入式是人类最古老、流行最广、统治教学最久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之一。它是指教师仅仅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死记硬背。

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启发式教学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口头语言活动,或以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连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叙述事实、描绘现象、解释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等,系统、科学地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2)谈话法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并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相互对话,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围绕一定的主题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为解决某中心问题而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进行探讨和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又称阅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教育学》第7章 第5节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1.教学方法 ★★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通过对实际事物形象的演示,以直观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感官上的信息,以得到直接印象并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以形成技能和行为习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


标签: 教育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

案例讨论1:班级管理中的“手机问题”情景故事“这周自习课上,有几个同学在玩手机。甚至在老师上课时,也能偶尔听到手机铃声。”“某某同学经常在自习课上玩手机游戏,不做作业,不学习。”“某某同学下课就拿出自...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育学》第9章 第2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内涵“角色”是社会学概念,从“职业角色”角度认识教师,即把教师置于整个社会中,认识教师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与其他社会人之间的区别。通过对教师职业的产生的...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8.教育学的价值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8.教育学的价值

8. 教育学的价值1.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进入20世纪后半叶,教育改革每十年一个周期。教育的发展伴随着改革,改革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于是,改革什么、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构成了教育学的研究...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学》第2章 第1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

3.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教育普及化,即打破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对人的限制,剔除对人接受教育的种种主观和客观制约,保证每一个社会公民...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3.德育内容

《教育学》第8章 德育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3.德育内容

3.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用以影响人品德发展的价值性或意义性的资源,是具体表述社会生活对人品德的要求和为人之理的引导体系,是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现实的教育中,德育内容具...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教育学》第10章 学生 第2节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

3.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少年期是指从12、13岁到15、16岁之间的人生阶段,对应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初中阶段。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迅猛,年龄特征更加明显...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第9章 第1节 教师概述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一、教师的概念教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师:是指人的楷模(即人师)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至少具有局部优势的人(经师、技师、艺师)。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师,属于...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第2章 第2节 教育的功能3.教育的社会功能★★

3.教育的社会功能(1)经济功能①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生产高的劳动能力;②促进经济增长: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他推算出美国从1929年到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教育投资做出的贡献,从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