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三章 第五节 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引子:

与独立行走、工具使用一样,语言被视为在人类进化和个体发展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能力之一。阅读下面的内容,了解 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并完成练习。

一、前语言交流

前语言交流是通过声音、面部表情、手势、模仿和其他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前语言交流最明显的表现是牙牙学语,即婴幼儿发出类似言语但没有意义的声音,它开始于2或3个月,一直持续至一岁左右。

牙牙学语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在牙牙学语时婴幼儿会自发地生成每种语言中都存在的声音,而不仅产生他们所听到的话语。事实上,失去听觉并接触符号语言的聋童也会以手而不是声音来牙牙学语。此外,父母聋哑用手势交流的婴幼儿也可产生类似牙牙学语的手运动,韵律模式很像自然语言。前语言交流还有其他方式,如婴幼儿以哭声提醒父母自己有了麻烦,然后父母帮他们解决困难从而产生了交流。更大些时,婴儿不再以哭声而是用手势、动作极有目的性地去吸引母亲的注意。

     【知识窗】

下面是关于牙牙学语的科学纪录片,将帮助你直观地了解婴幼儿牙牙学语的表现,请带着问题观看。问题:宝宝是如何进行前语言交流的?

视频:牙牙学语。(具体见本节视频列表)

二、第一个词

婴幼儿一般在第10∼14个月时说出第一个单词。一旦婴幼儿开始生成词语,词汇量就会快速增长。起初,婴幼儿缓慢地增加他们的词汇,速度是每个月1∼3个词,1岁3个月时幼儿可平均掌握10个单词。在1岁半∼2岁时,通常会发生一次词汇的爆发,许多幼儿每周增加10∼20个新词。在1岁4个月∼2岁时,幼儿的词汇量从大约50个扩展到400个。在1岁半到2岁,幼儿开始将两个词结合起来使用。

三、词汇运用

儿童早期词汇里的第一批单词一般与客体有关,既包括有生命的也包括无生命的。最早的单词通常指向重要的人(妈妈、爸爸)、运动的物体(球、汽车)、熟悉的行动(再见、上),或者熟悉的行动后果(脏、热)。在他们最初的50个词中,婴儿很少命名静止的东西,如“花瓶”。第一个单词常常是整句字,即能够代表整个短语的一个单词,对该单词理解需要借助于特定情境。文化对儿童说出的第一批单词的类型会产生影响。例如,北美说英语的婴儿最开始易于使用名词,而中国说普通话的婴儿更多地使用动词。

一些早期单词的出现与特定的认知进步有关。如当婴儿掌握了客体永久性概念时,他们会使用描述消失的单词“都不见了”。情绪也影响早期的单词学习,伴有愉快情绪或强烈兴趣时,婴幼儿可以更快地学习某个单词。在第2年年末,幼儿用类似“高兴”这样的词来表达他们的情绪。

对于刚学会的某个单词,婴幼儿会过于狭窄地使用它们,被称之为外延过窄,如用“熊”来指代自己抱着的泰迪熊。婴幼儿使用单词中更常见的错误是过度扩展——用某一单词指代比范围更广的一系列客体和事件,如用“小汽车”一词指代公共汽车、火车和卡车。

四、双词句

在1岁6个月左右,幼儿的词汇量接近200个词,他们开始结合两个词来表达一种想法,如"拿鞋鞋"。这些双词句被称为电报语。

双词句主要由简单的公式构成,具体包括:动作者+动作,如妈妈睡觉;动作+宾语,如扔球;拥有者+拥有物,如x的铲子。

     【知识窗】

下面的视频将帮助你直观地了解婴幼儿的双词句,请带着问题观看。问题:双词句阶段的婴幼儿有哪些表现?

请见视频:双词句。(具体见本节视频列表)

五、理解与生成

一个1岁半个月大的幼儿可能会理解一系列复杂的指导语(如“从地上捡起你的衣服,把它放在沙发上”),但自己说话的时候可能还无法将两个以上的词串起来。在整个婴幼儿期,理解的发展比生成要快。在幼儿理解50个词(大约1岁1个月)到其产生50个词(大约1岁6个月)之间存在5个月的滞后。

为什么理解早于生成?理解只需要幼儿再认单词的意义,产生则需要幼儿回忆或主动从记忆中提取单词以及它代表的概念,不能说出一个词并不意味着幼儿不理解它。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三章 第四节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三章 第四节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引子: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看,认知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婴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婴幼儿认...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九章 第二节 0~3岁特殊儿童的识别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九章 第二节 0~3岁特殊儿童的识别

引子:特殊儿童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尽早、准确地识别婴幼儿的发展障碍,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才能尽早为他们寻求治疗和干预,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潜能。比较常见的0~3岁特殊儿童主要有脑瘫儿、自闭症儿...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理论基础 导学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理论基础 导学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1.能阐述精神分析理论、敏感期理论、成熟势力学说、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能够解释精神分析理论、敏感期理论、成熟势...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引子:何为人格?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七章 本章小结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七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案例解析】在本章卷首的案例中,由于爷爷、奶奶的娇惯,彤彤无论是饮食,还是睡眠、玩耍都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导致注意力无法较长时间集中,此状况确实给孩子的入园适应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教养人一定要...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六节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六节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引子: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1917—2005),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高中毕业后,他就读康奈尔大学,于1938年获得心理学和音乐双学位。毕业后他专注于发展心理学,...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六章 第二节 13~24月龄婴幼儿的日常养护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六章 第二节 13~24月龄婴幼儿的日常养护

引子: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每天的吃、喝、拉、撒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对于教养人来说,一定要掌握此阶段婴幼儿的保育要点。一、睡眠(一)睡眠时间1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学会走路了,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活动量也随之增...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考试重点辅导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考试重点辅导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考试重点辅导一、课程重难点第一章 0~3 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概述关键词:1.婴幼儿期 2.保育与教育的定义与内涵 3.婴幼儿保育教育的特点4.保育教育的内容 5.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