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四章 第五节 0~6月龄婴儿家庭教养重点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引子:

0∼6月龄婴儿的家庭教养指导,重点在于指导教养人能够帮助婴儿尽快适应母体外环境,为其发展提供适宜的活动和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养人和婴儿双方都能感受到亲子交往的乐趣。另外,初为父母者,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无助,家庭教养指导也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建立信心,向他们渗透正确的婴幼儿教养观。

一、帮助婴儿适应母体外环境,逐步建立生活常规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要务是生存下来,他们对于成人的依赖是整个生命期最强的,尤其是生活上的依赖。教养人应掌握最基本的婴儿日常养育知识和技巧,包括正确的喂哺、盥洗、婴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等,并了解0∼6个月婴儿的常见疾病和预防措施,能科学、冷静地面对这些问题。

除了满足婴儿的生存需要外,教养人还要明确这样的意识:满足婴儿生存需要的同时,也是帮助婴儿逐步感知、适应母体外环境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帮助婴儿调节内在生理需求,尝试建立规律化的生活作息,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二、发展感知觉和动作,促进感知觉的协调与统合

感知觉发展是其他领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和动作发展最快的时期。早教老师或教养人在这个阶段,要为婴儿增加各种感知觉的信息量,刺激其感知觉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之间的内在承接性很强,颈部力量的锻炼和尝试控制四肢是接下来进行翻身、独坐的必要准备,而锻炼小手的展开为接下来准确拿放物品提供了可能。教养人可借助安全的生活材料对婴儿开展锻炼各种感知觉和动作的游戏活动。

随着各类感知能力的逐步发展成熟,感知觉间的协调配合成为可能,如视觉与动觉配合、身体内部平衡觉等。教养人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婴儿借助感知和肢体动作操作材料,用语言、表情等鼓励婴儿从多角度探索,同时学会耐心地等待婴儿成功地感知联合,不要急于让婴儿完成动作,或向婴儿呈现过多的刺激。此外,在对婴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保护好婴儿,谨慎尝试媒体、杂志宣传的感觉统合训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其次,为避免使婴儿出现害怕、抗拒等情绪,教养人在练习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控制好婴儿失去平衡的幅度,同时辅以温柔的语言帮助婴儿缓解焦虑。

三、支持婴儿对自身和外界的探索,初步认识因果关系

随着婴儿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步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随着婴儿逐渐学会翻身并由躺到坐,这意味着婴儿的视野得到扩大,能够用手搜集更多的信息。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养人可以开展以婴儿身体部位活动为主题的游戏,如鼓励婴儿关注自己的小手、小脚等能直接观察到的身体部位,在婴儿多通道(视、听、触、嗅、本体感觉等)感知它们的基础上,加深对自身的认知。同时,教养人还可以为婴儿创设充分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他们在接触物品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反复尝试手能够做些什么。让婴儿通过用手取物、两手传递乃至以口腔探索等方式探索世界,并认识自身行为与行为结果间的关系。

人对客体因果关系的把握是理解世界及世界与自身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婴儿出生后,在观察认识客体及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因果关系的认识。获悉并深入把握因果关系是个长期的过程,4∼6个月婴儿正处于这一过程的初始阶段,也是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养人可以设计一些体现简单因果关系的游戏,给婴儿充分重复游戏的机会,让他们在反复的观察和操作中自己发现,激发其强烈的探索欲望。此外,在日常生活环节和游戏中适当地引导婴儿多进行自主翻身和独坐,对婴儿的探索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也有助于婴儿探索和认识自己与外界,这也是使其认知得以发展的重要起点。

四、重视亲子互动,促进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语言和社会性等已经开始了迅速的发展。比如语言,虽然一开始只是教养人单向的语言输出,但婴儿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学习者,从主要教养人和蔼可亲的交流姿态、温柔的讲话、清晰可辨的发音中能逐步明白交流需要以语言为工具,与主要教养人的对话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因此教养人应认识到与婴儿进行各种交流的重要性,多与婴儿一起游戏,并在互动过程中鼓励婴儿进行发音练习,重视对话的使用,促进其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教养人都要注意适度的夸张和重复。首先,与婴儿进行语言交流,夸张语音、发音和重复都很必要。因为婴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将观察到的口形与听到的语音结合起来,在摸索控制发音器官的过程中学习正确发音。所以,教养人应有意放慢讲话速度,简练语言,并重复几次,让婴儿听清楚。情绪的学习也是如此。亲子互动过程中,交往技能是隐形存在的,教养人也无法向婴儿口头述说,只能在现实的互动过程中使婴儿亲身体验,慢慢习得。

同时,教养人要有足够的耐心期待婴儿在语言、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要重视发展的过程。婴儿在这几方面的发展是个缓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而且个体差异很明显,教养人要尊重婴儿自身的节律,顺应婴儿的发展。

五、敏感、持续的生活照料和亲子游戏,形成安全依恋

婴幼儿对主要教养人情感上的依赖是婴幼儿期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的核心内容,而这一内容的发展是从婴儿出生开始的。3个月的相处,婴儿已经能够初步适应一直给他呵护照料的教养人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4∼6个月里,婴儿会迅速加强他与教养人的情感联系,从只是喜欢、生活上的依靠发展为完全的信任,无法分离。而这一安全依恋形成的前提是教养人敏感而持续地照料婴儿,及时满足他的生活需要,并通过亲子相处、游戏等形式给婴儿温馨、安全的感受。教养人要认识到与婴儿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重要性,能够借助轻松愉悦的日常养育和游戏增强亲子感情,如摸摸妈妈的脸、亲子逗乐游戏等。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七章 第四节 25~36月龄幼儿的教育要点与策略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七章 第四节 25~36月龄幼儿的教育要点与策略

引子:教养人应在了解25∼36月龄幼儿动作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等特点与水平的基础上,开展科学、适宜的教育。一、动作发展教育2∼3岁幼儿动作的发育更加成熟。2岁半左右的孩子基本上掌...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九章 第二节 0~3岁特殊儿童的识别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九章 第二节 0~3岁特殊儿童的识别

引子:特殊儿童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尽早、准确地识别婴幼儿的发展障碍,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才能尽早为他们寻求治疗和干预,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潜能。比较常见的0~3岁特殊儿童主要有脑瘫儿、自闭症儿...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七章 25~36月龄幼儿的保育与教育 导学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七章 25~36月龄幼儿的保育与教育 导学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1.能描述25∼36月龄幼儿的科学喂养要求;2.能复述25∼36月龄幼儿的保育及教育要点及实施策略;3.能列举25∼36月龄幼儿常见疾病、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4.能...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三章 第四节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三章 第四节 0~3岁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引子: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看,认知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婴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婴幼儿认...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七章 第一节 25~36月龄幼儿的科学喂养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七章 第一节 25~36月龄幼儿的科学喂养

引子:25~36月龄幼儿已逐渐出齐全部20颗乳牙,可以自己用牙齿咀嚼较硬的固体食物了,所以这个阶段的婴儿会喜欢吃固体的食品。婴儿的消化系统也日趋完善,加之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也增加了,一日三餐的习惯虽...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一章 本章小结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一章 本章小结

【案例解析】在本章的导学案例中,捡豆子活动不仅能够促进东东和菲菲发展感知觉、动作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东东妈妈和菲菲的保姆看似“疼爱”的做法实则违背了婴幼儿早期教育的...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八章 第三节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的环境配备与运行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八章 第三节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的环境配备与运行

引子:环境创设与半日活动的组织共同构成了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的硬件与软件,为了吸引0∼3岁婴幼儿及其教养人参与早期教育活动,以此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保育与教育机构应保证自身硬件与软件的较高的质...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1~3个月亲子活动教案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1~3个月亲子活动教案

案例1.1~3个月亲子活动教案游戏一:转转真好玩——旋转(1个半月)游戏目的:锻炼宝宝平衡感。让宝宝面对不同视觉领域,这有利于发展宝宝手眼配合能力和平衡感,为爬行和行走创造条件。游戏步骤:1.妈妈抱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