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五节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引子:
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心理学家,与皮亚杰同时期。但不同于皮亚杰,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其中对婴幼儿早期教育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思想主要有社会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和儿童的“大纲”。
一、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一)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个人知识的建构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的环境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体建构的知识是个体与当时社会环境互动与沟通后的一种共识。
除此之外,维果茨基还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他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重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地位。
(二)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在确定发展过程与教学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能发展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作“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因为这个阶段的最近发展区是下一个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自身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决定了教学的可能性,任何有效教学总是建立在未成熟的基础之上。反之,如果教学不是瞄准最近发展区,那么这种教学就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三)儿童的“大纲”
维果茨基在儿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的“大纲”和教学的“大纲”两个概念,并依据二者在教学中的不同关系而提出了自发型教学、反应型教学和自发—反应型教学。
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具有若干个极限点。
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所谓“自己的‘大纲’”,指的是早期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知识、技能的需要。建立在儿童的“大纲”基础上的这种教学具有很大自发性,可称为自发型教学,它的典型案例是儿童学习语言。
第二个极限点是学龄儿童在学校里跟教师学习。这时期的教学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进行,儿童自己的“大纲”的比重已经微不足道。这一类型的教学称为反应型教学。
学前儿童的教学则处在自发型与反应型之间,可称为自发—反应型教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发型教学和反应型教学的比重随儿童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且,从总体上来讲,学前教育应当更接近于自发型教学。
二、教育启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提示成人应多为婴幼儿创造其与成人及同伴相互交往、交流的环境和机会。
最近发展区理论则告诉我们,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必须着眼于他们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成人应该明确婴幼儿发展的两种水平,采取与之相对应的保育与教育内容和方法。
儿童发展的“大纲”要求我们在开展保育与教育工作时,应尊重婴幼儿自身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根据其自身的大纲安排符合其需要的学习内容,而非一味根据成人的理解规定婴幼儿的学习与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