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四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引子: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四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和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皮亚杰创建“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深入研究有关儿童的各类概念以及儿童认知形成的过程。他通过观察自己的3个孩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相互作用理论

皮亚杰认为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和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婴幼儿在个体生理成熟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与探索环境或自身对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理解的对与错之中,逐渐积累对世界的认识,这就是皮亚杰同化和顺应提出的相互作用理论。婴幼儿在活动和操作物体的过程中,既能从对象身上获得具体知识,又能从自己的动作中获得抽象知识。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涉及图式、组织、同化、顺应、平衡、自我调节等重要概念。

(一)图式和组织

皮亚杰把智慧结构的基本单位称为图式。儿童通过探索将获得的经验贮存在认知结构内形成图式,图式的建立有助于婴幼儿和儿童适应环境。另一种智能范畴是组织,所有的图式都会在不同水平上和不同程度上被组织起来。

(二)同化与顺应

皮亚杰认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个过程实现的。同化和顺应是适应和组织的基本过程。同化是在新情况中使用已有经验的操作方式,把不熟悉的情况纳入已有的心理图式之中。但儿童遇到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从而需要另外的智慧结构去认识和解释,这就是顺应过程。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四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同化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四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顺应

(三)平衡和自我调节

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导致了婴幼儿的发展,同化和顺应的平衡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婴幼儿心理发展正是经历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逐渐从低级向高级推进的。同时,同化和顺应的平衡离不开主体的自我调节。皮亚杰认为自我调节是一种认知水平的重新组织,这种重新组织是儿童能够控制的一种自动调节过程。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四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平衡

二、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岁以后)。

在0~3岁婴幼儿阶段,主要是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思维阶段的一部分。

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幼儿主导的智慧结构是活动图式,或称动作模式,婴幼儿通过感觉和运动动作认识世界。感觉运动阶段是婴幼儿智慧发展的初始阶段,它与其后的智慧活动的高级形式有本质的不同。

2岁以后,幼儿进入了前运算思维阶段,这是感知运动能力向概念性智力发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阶段。2~3岁是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飞跃转折期,尤其是形象视觉、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2岁开始,幼儿离开具体的物体后,能用表象和语言来描述外部世界。语言发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三、教育启示

皮亚杰强调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为此,成人应为婴幼儿提供可供探索的环境,给予婴幼儿时间与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

此外,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示我们,儿童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各个阶段不可逾越,但发展速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成人应尊重每个婴幼儿发展的节奏,针对其发展的阶段与水平因材施教,切忌盲目攀比。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三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三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引子:动作发育既是婴幼儿神经发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思维发展水平的外在表现,同时,它能反过来促进神经的发育与思维的发展。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就已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出现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动作...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7~9个月亲子活动教案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7~9个月亲子活动教案

案例3.7~9个月亲子活动教案游戏一:宝宝一起来——邀请宝宝跳个舞(7个月)游戏目的:在音乐和动作中调动宝宝与人交往的情绪,开发宝宝的右脑。游戏步骤:1.妈妈打开音乐,轻声问宝宝:“宝贝,可以和你跳个...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九章 本章小结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九章 本章小结

【案例解析】本章卷首的案例中奇丽的故事告诉我们,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普通儿童尚且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特殊儿童就更是如此。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给孩子们贴上标签,而是要尽早识别他们的个体特点...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六章 第二节 13~24月龄婴幼儿的日常养护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六章 第二节 13~24月龄婴幼儿的日常养护

引子: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每天的吃、喝、拉、撒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对于教养人来说,一定要掌握此阶段婴幼儿的保育要点。一、睡眠(一)睡眠时间1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学会走路了,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活动量也随之增...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拓展知识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拓展知识

同学们,由于学时的限制,课内只提供了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基础知识,因此,在认真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广泛阅读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的相关书目和文章,进一步开拓视野。下面我们推荐了一些书...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16~18个月亲子活动教案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16~18个月亲子活动教案

案例6.16~18个月亲子活动教案游戏一:红灯停,绿灯行——开汽车(16个月)游戏目的:行走和跑动。这个游戏能给宝宝较多走动和跑动的机会,可以促进宝宝大脑的协调,是发展运动智能的好方式。家庭是一个重要...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一章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概述 案例:该怎样舀豆子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一章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概述 案例:该怎样舀豆子

在早期教育活动中,早教教师带领孩子们和教养人一起做“舀豆子”的游戏。【情境一】东东用小勺舀豆子,刚一会儿就没有耐心了,他直接用手来抓,结果豆子撒了一地,他连忙用手去把地板上的豆子捡起来。东东妈妈却说:...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五章 第一节 7~12月龄婴儿的科学喂养

《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五章 第一节 7~12月龄婴儿的科学喂养

引子:7∼12月龄婴儿仍然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此时,婴儿在出生时从母体获得的各种营养储备已逐步消耗。单纯以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已经不能满足这个阶段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了。因此,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需要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