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第二章 第四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引子: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和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皮亚杰创建“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深入研究有关儿童的各类概念以及儿童认知形成的过程。他通过观察自己的3个孩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相互作用理论
皮亚杰认为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和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婴幼儿在个体生理成熟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与探索环境或自身对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理解的对与错之中,逐渐积累对世界的认识,这就是皮亚杰同化和顺应提出的相互作用理论。婴幼儿在活动和操作物体的过程中,既能从对象身上获得具体知识,又能从自己的动作中获得抽象知识。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涉及图式、组织、同化、顺应、平衡、自我调节等重要概念。
(一)图式和组织
皮亚杰把智慧结构的基本单位称为图式。儿童通过探索将获得的经验贮存在认知结构内形成图式,图式的建立有助于婴幼儿和儿童适应环境。另一种智能范畴是组织,所有的图式都会在不同水平上和不同程度上被组织起来。
(二)同化与顺应
皮亚杰认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个过程实现的。同化和顺应是适应和组织的基本过程。同化是在新情况中使用已有经验的操作方式,把不熟悉的情况纳入已有的心理图式之中。但儿童遇到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从而需要另外的智慧结构去认识和解释,这就是顺应过程。
同化
顺应
(三)平衡和自我调节
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导致了婴幼儿的发展,同化和顺应的平衡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婴幼儿心理发展正是经历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逐渐从低级向高级推进的。同时,同化和顺应的平衡离不开主体的自我调节。皮亚杰认为自我调节是一种认知水平的重新组织,这种重新组织是儿童能够控制的一种自动调节过程。
平衡
二、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岁以后)。
在0~3岁婴幼儿阶段,主要是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思维阶段的一部分。
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幼儿主导的智慧结构是活动图式,或称动作模式,婴幼儿通过感觉和运动动作认识世界。感觉运动阶段是婴幼儿智慧发展的初始阶段,它与其后的智慧活动的高级形式有本质的不同。
2岁以后,幼儿进入了前运算思维阶段,这是感知运动能力向概念性智力发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阶段。2~3岁是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飞跃转折期,尤其是形象视觉、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2岁开始,幼儿离开具体的物体后,能用表象和语言来描述外部世界。语言发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三、教育启示
皮亚杰强调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为此,成人应为婴幼儿提供可供探索的环境,给予婴幼儿时间与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
此外,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示我们,儿童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各个阶段不可逾越,但发展速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成人应尊重每个婴幼儿发展的节奏,针对其发展的阶段与水平因材施教,切忌盲目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