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4.4 固定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任务描述
A公司于2009年4月购入的一台设备,2014年12月31日账面原值900万元,累计折旧7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该设备生产的产品中有大量的不合格品,准备终止使用。A公司对其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并将计提的减值准备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
分析判断A公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案例学习
王某身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国有财产60余万元。王某是原上海某技术工程公司轻纺工程部经理。2012年10月,广东某公司向该公司求购精疏机一套,但当时该公司没有购买此类机械的配额,王某就利用其他公司的配额到上海纺机总厂定购。随后,王某将本公司的40余万元划入纺机总厂。然而,2013年初,他代表公司到纺机总厂核账时发现,“纺机总厂”财务出错:把已提走的设备,当作其他公司购买,而他划入的40余万元却变为公司的预付款。于是,他有了可乘之机。
2013年4月至5月,王某派人到“纺机总厂”以公司的名义购买混条机等价值60余万元的设备。因为有了40余万元的“预付款”,王某仅向“纺机总厂”支付了20万元。随后,他找到了亲戚经营的某纺织器材公司,开出了公司以68万元的价格购得这批设备的发票。而公司不知内情,向该公司支付了全部购货款,王某从中得利50余万元。同年7月至10月期间,王某又以相同手段骗得公司10余万元,占为己有。
2014年上半年,纺机总厂发现被骗,向公安机关报案,王某随后被捕。法院认定王某贪污公款,构成贪污罪。
理论知识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企业科学管理和正确核算固定资产,有利于促进企业正确评估固资产的整体情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基本业务流程如图4-3所示。
(一)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总体措施
从图4-3可以看出,固定资产业务流程,通常可以分为取得、验收移交、日常维护、更新改造和淘汰处置等环节,就固定资产一般流程而言,其内部控制的总体措施应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二) 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的具体设计内容
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性至少包括:
由此,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取得与验收
2.使用
3.维护
4.改造
5.清查
6.处置
取得与验收:该环节主要风险是新增固定资产验收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资产质量不符要求;固定资产投保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防范资产损失风险。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加强固定资产投保工作。
使用:该环节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登记内容不完整,可能导致资产流失、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授权具体部门或专人负责固定资产日常使用与维修管理;制定适合的固定资产目录与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完善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核制度;
维护:该环节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过剩,可能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产品残次品率高,甚至发生生产事故。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固定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固定资产维护的招投标与验收制度;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改造:该环节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可能造成企业产品线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定期的固定资产技术先进性评估制度;技改方案的适时监控管理;技改专项资金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制度。
清查:该环节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丢失、毁损等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定期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清查报告制度;盘盈(盘亏)审核与上报备案制度。
处置:该环节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处置方式不合理,可能造成企业经济损失。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处置的分类控制措施。
资产负债表左方的非流动资产中专设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与“固定资产清理”四个报表项目,这表明企业可以将它们设置为总分类账户。在日常的固定资产业务会计核算中要设置“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总分类账户。它们作为“固定资产”账户的调整账户。就“固定资产”的明细账户设置而言,则有多种选择,通常可考虑三种方式:
1.按照固定资产类别进行明细账户设置
这又包括了多个标准,比如按其所有权隶属关系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与租入固定资产;按其使用状态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按其经济性质可分为房屋、建筑物、动力设备、生产用具等。
2.按照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账户设置
固定资产项目是指具有一定用途的独立物体,或者连同其必不可少的附属设备或附加的综合物体。就是通常所说的固定资产数量。由于企业可能的固定资产数量放大且有大量相同的项目,因此要为每一固定资产项目进行编号,并在固定资产实物上将其号码表明。通常的编号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位数法,就是号码由几个位数组成,它们各自有其特定的所指,比如“05-08-22-02”是指第五车间甲产品流水线特种机床的第2号。其二是数字法,就是按照编号对象类别或种别用数字表示为若干段,段内再用选定的标准(如购入的时间先后)为编号对象指定数码,比如0001-0200为房屋的编号,其中0001-0100为工业生产用房屋的编号,0100-0200为非工业生产用房屋的编号;0201-0400为建筑物的编号;0400-0600为动力设备的编号等等。
科学合理的账户体系安排起到了现场观察的效果,当然,这需要在保证固定资产会计凭证与账簿设置及使用上支持。首先,应该从固定资产的全程控制视角设置会计凭证,主要包括固定资产交接单、固定资产报废单、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单、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表、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等。其次,应该从明细账簿的设置上体现出固定资产的明细分布,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目录册、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台账等。
(二)固定资产业务账务处理程序设计要点
1.固定资产业务核算基础工作:
在清晰界定固定资产涵义与合理设置固定资产账簿体系的基础上,固定资产业务核算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主要的内容包括:
(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初始计量。主要是明确固定资产初始计量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尤其是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中引入了现值计量属性、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及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会计处理。
(2)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减值损失的确定,以及后续支出的计量。
(3)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主要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2.固定资产业务账务处理程序设计要点
基于固定资产基本业务流程的固定资产业务账务处理程序设计要点包括如下内容:
(1)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应参与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并根据具体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准备资金,未经批准的采购项目不予资金安排。
(2)企业财务会计部门要参加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固定资产在交付使用时,财务会计部门取得由基建部门填制的固定资产交接单,并作为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和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的依据。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要反映出固定资产编号、名称、类别、规格、型号、购置日期、原始价值等资料。
(3)企业财会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确认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对于尚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但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核算。
(4)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性质确定固定资产投保范围和政策。财务会计部门在接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交的审核通过的投保申请,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并保存保单。
(5)企业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避免与本企业财产混淆并应及时归还。企业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会部门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办理,并签订合同,对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期间所发生的维护保养、税负责任、租金、归还期限等相关事项予以约定。对固定资产处置及出租、出借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及时入账,保持完整的记录。
(6)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明确固定资产调拨时间、调拨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经有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固定资产调拨的价值应当由企业财会部门审核批准。
(7)固定资产大修理和技术改造,应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8)企业应至少在每年年末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分析。检查分析应包括定期核对固定资产明细账与总账,并对差异及时分析与调整。
(9)企业应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盘点前,应当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进行固定资产账簿记录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固定资产发生盘亏,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财会部门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10)固定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应当计算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避免资产价值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