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4.6 开发支出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任务描述

1.开发支出的在报表项目中应怎样填列?

2.开发支出的内部控制的要点和会计制度设计的要点有哪些?

理论知识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有“开发支出”报表项目,反映企业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能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支出部分,该报表项目金额由“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余额填列。“开发支出”报表项目对应着企业为获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所开展的各种研发活动。实际上,开发支出业务就是指图4-7中的自行研发部分,由此可以说,开发支出业务是无形资产业务的一种形成过程,处于该业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而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安排。《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 号——研究与开发》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规范,构建了企业在研发活动立项、研究、开发、保护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明确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控制点。

一般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业务流程如图4-7所示。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4.6 开发支出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图4-7 无形资产基本业务流程
一、开发支出业务内部控制要点设计

(一)研发活动的职务分离设计

基本内容包括: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4.6 开发支出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二)研发活动各环节内部控制具体内容设计

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业务流程通常包括了立项、研发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保护及研发活动评估等环节,每一环节都存在可能的风险,企业应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不断提升研发活动全过程的风险管控效果。

-立项

-研发过程管理

-结题验收

-研究成果开发

-研究成果保护

-研发活动评估

立项:立项主要包括立项申请、评审和审批,该环节主要风险是研发计划的战略匹配性差;研发承担着相应资质不具备;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评审和审批流于形式等。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完善立项、审批、研发承担者遴选等制度及审批流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满足实际需要为前提制定研发计划;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对研究项目进行审批;制定科学的开题计划和报告。

研发过程管理:研发过程是研发核心环节。研发通常分为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和合作研发三种类型,以自主研发为例,该环节主要风险是研发配备不合理;研发过程管理不善;研发资源配置统筹性差;研发过程反馈机制不健全;科研合同管理不全面等。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建立健全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合理设计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结构;统筹企业研发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研发项目阶段性评审等。

结题验收:结题验收通常分为检测鉴定、专家评审、专题会议三种方式,该环节主要风险是验收成果不反映实际;测试与鉴定不充分等。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健全验收制度与严格测试程序;异常情况重新验收等。

研究成果开发:该环节主要风险是研究成果未充分转化应用;新产品测试不充分;营销策略失误等。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健全研究成果开发制度;科学鉴定技术成熟度;市场导向营销策略定位;建立研发项目档案等。

研究成果保护:该环节主要风险是知识产权未能有效识别和保护;研究成果外泄等。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评审知识产权以取得权属;有效保护方式的使用;严格核心研究人员管理制度;实施合理研发绩效激励制度等。

研发活动评估:该环节主要风险是评估认识的片面;评估人员素质的不高;评估指标选择的不科学等。主要内部控制措施是取得高层管理层的认可;完善评估流程和制度;必要的资源支持;合理评估体系的建立;评估信息的反馈与应用等。

以某企业研发环节内部控制为例,其基本做法是:

序号基本做法内容
1研发规划

①年初各研发部门申报本年研发规划,由公司经营层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进行审批,最终形成公司年度研发规划及研发预算与人员需求;

②技术质量部根据年度研发规划进行立项;

③财务部根据年度研发预算管理研发项目;

④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研发规划提供各项目所需人力资源;

⑤企业发展部将立项项目列入各研发部门责任书,考核研发规划完成情况。

2产品立项

①项目经理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向技术质量部提出立项申请;

②技术质量部组织预审并将结果报公司领导审核与确定。

3研发项目立项

①列入研发规划的项目才能立项;

②技术质量部组织公司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③项目预算按研发规划执行,如需调整要遵照特定审批流程;

④技术质量部对通过立项评审的项目编写《任务书》并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并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通知财务部进行项目立项,申请为其设立财务账号。

4项目计划

①项目组制定《项目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和《配置管理计划》并需要评审;

②通过的《项目计划》需由项目立项评审组批准。

5产品实现

①项目组完成产品开发;

②项目各阶段需进行评审或验证;

③技术质量部和财务部监控项目过程;

④《质量保证计划》与《配置管理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6评审、验证、确认

①项目每阶段需要进行评审;

②项目产品需进行预先测试验证;

③技术质量部对产品进行系统测试;

④生产部门试生产。

7项目结项

①项目组编写《项目管理总结报告》以申请结项;

②技术质量部对项目完成情况预查;

③技术质量部组织公司专家结项评审;

④项目组将评审通过项目的相关文件存档至技术质量部;

⑤技术质量部对项目过程进行评价;

⑥技术质量部通知财务部项目结项,申请关闭该项目财务账号。

二、开发支出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企业研发活动能够为企业发展建立有利的领先优势,但其本身又具有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特点,因此会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由此企业会计活动必须在研发业务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会计制度,设计要点包括:

(一)企业会计部门根据企业年度研发预算对研发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在研发过程中监控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项目实际费用不得超过预算金额。如果需要调整预算,会计部门要参与特定的审批流程。

(二)项目立项后会计部门应为每一项目设立专用财务账号,在项目结项后要关闭该项目专用财务账号以示项目预算结束。

(三)要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核算。

(四)在合理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基础上,应设置“研发支出”账户核算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同时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2.3经营成果报告的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2.3经营成果报告的设计

理论知识现阶段经营成果报告的主要载体是利润表。《企业会计准则》将利润表定义为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例如,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利润表反映的就是2010年经营成果情况。...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2.4 现金流量报告的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2.4 现金流量报告的设计

理论知识一、资产与利润的质量和现金流量的逻辑关系企业现金流量报告的主体是现金流量表,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

《会计制度设计》第九章 9.1 责任会计制度设计概论

《会计制度设计》第九章 9.1 责任会计制度设计概论

任务描述A公司是一家较大规模电器制造企业,设有六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提供运输与供水服务)及一个行政管理部门,都具有较大独立性。该企业准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该企业聘请的管理咨询公司的相关设...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学前热身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资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学前热身

学前热身20**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78户企业的20**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八号)》,披露:问题:从资产业务的角度看,上...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2.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第二章 2.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设计

理论知识企业所有者权益代表着企业所有者拥有的剩余索取权,数量上等于企业期末净资产额。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设计原则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该报表不仅包括所有者权...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本章小结

《会计制度设计》第四章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现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合理保证资产安全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对存货、...

 《会计制度设计》第十章 10.2 企业会计信息化具体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第十章 10.2 企业会计信息化具体设计

任务描述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

《会计制度设计》第六章 6.1 短期借贷

《会计制度设计》第六章 6.1 短期借贷

任务描述审计人员2014年1月份检查某企业“短期借款”明细账时发现有余额400 000元,是2013年8月1日从某股份制银行借入的期限为10个月的临时借款,月利率为0.7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企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