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5 气质、能力和性格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2.5 气质、能力和性格

气质差异与应用

1、气质的类型与特点

气质,被定义为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脾气”、“秉性”有很相似的内容。对个体的行为类型进行分析的工作,在人类社会早期就有记载。根据神经类型特点与心理动力性特点的结合,人们确定典型的气质的类型包括以下四种:

(1)多血质

(2)胆汁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2、气质差异的应用

(1)应用的范围:

①人机关系

②人际关系

③思想教育

此外,要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也必须运用气质差异,以提高培训效果。

(2)应用的原则:

①气质绝对原则

②气质互补原则

③气质发展原则

能力的差异

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个体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它也是基本的心理特征之一。

在管理活动中,人们通常将个体的能力看作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又将这种心理特征区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能力差异的表现

由于先天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能力是带有很明显的差异性的。我们可以将个体能力的差异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1)能力的水平差异

(2)能力的类型差异

(3)能力发展达到成熟需要的时间差异

能力差异的应用

能力概念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个体的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的匹配。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在应用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能力阈限原则

(2)能力合理安排原则

(3)能力互补原则

性格差异与应用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能力是完成一定活动的必备的心理素质特征,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征,性格则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通过性格的整合,使个体的心理特征成为一个整体。

2、性格的类型

在对性格的类型分析工作上,早期的斯普兰格提出的生活方式分类,是一种影响较大的观点。按照社会活动的基本领域,斯普兰格将个体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理性型、政治型、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经济型。其他的对性格类型的划分方法,包括:

(1)按照心理机能占优势的划分方法,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

(2)根据心理活动倾向性的类型划分方法,将性格类型确定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3)按照思想行为独立性特点的划分方法,将性格类型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3、性格差异的应用

(1)应用的范围。性格差异的分析,可用于思想教育、人员选拔、行为预测等。

(2)应用的原则。性格应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性格顺应原则

②性格互补原则。

[ 讨~论 ]

生活中因为性格的差异给你带来过什么困惑吗?你是如何解决的?去发表想法。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环境常常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多端,许多组织昨天还很兴旺,今天就面临着毁灭的威胁。因此,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组织内部各层次、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组织就是在不断与外...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章小结激励理论对研究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力和提高人的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章主要讨论了激励的含义、激励机制、激励的作用、激励的模式、激励理论的发展、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以及激励的有效...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1 领导概述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1 领导概述

5.1 领导概述领导的要素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可用公式表示:领导=f(领导者...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

1.2 组织的含义、要素、分类与作用一、组织的含义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含义:(1)所有的组织都...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2 激励模式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2 激励模式

3.2 激励模式激励机制激励的目的是调动积极性。所谓积极性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意愿及行为的准备状态。积极性有其自身形成和变化的规律,激励就是按照积极性的运动规律,对人们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其积极性的...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练习案例--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练习案例--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

练习案例--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明娟不再和阿苏说话了。自从明娟第一天到爱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苏,阿苏总是表现得冷漠疏远。开始,她认为阿苏是憎恨她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在公司的快速提升,或者是她的...

《组织行为学》1.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1.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2...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4沟通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4沟通

4.4 沟通沟通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信息沟通1、信息沟通的目的和作用信息沟通开始于有了某种“思想”或想法的发送者,然后通过发送者和接收者都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并通过联接发送者和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