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形为

搜答案方法:电脑端按「Ctrl+F」、手机端用「页面查找」功能输入关键词查找。

本章主要概念:个性、特质论、心理分析论、社会学习论、个性性格类型论、气质、能力、性格、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知觉防御、晕轮效应、定型效应、首因效应、价值观、态度、情绪和情感。

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特质论——特质论就是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阿尔波特、艾森克和卡特尔等。

心理分析论——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学家弗洛依德及其学生荣格和阿德勒。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着彼此关联,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由于这三部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动力,支配了个人所有行为。阿德勒不再像其老师那样过分重视生物或本能的因素,而是转而强调人个性发展中的社会因素。荣格、阿德勒的理论又称新心理分析论。

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与特性论相反,它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认为环境中的事物通过学习成为自己行为的模式,而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个性性格类型论——麦迪在荣格把个性分为内、外向的基础上,还把人由于出生后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高忧虑、低忧虑两个因素考虑在内。他认为,人们为了应付环境的压力,企图减低这种忧虑的痛苦,因而就会逐渐发展形成各种适应的行为方式。

气质——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能力——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例如,搞外交工作,要具有灵活而敏捷的思维、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答辩、较强的记亿等能力;从事管理工作,要具备一定的组织、交际、宣传说服等能力。

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外界现实的作用下,通过个人的认知和实践活动,对现实产生了各种态度,构成态度系统,并决定着个体的行为表现,逐渐形成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

知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当一个客观事物的某一种属性对有关的感觉器官发生作用时,通过一系列传入神经,把这一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相应的感觉中枢,引起相关的一个感觉信息组合的活动,因而得以反映当前该整个事物的存在。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

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知觉防御——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这种倾向使人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哪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晕轮效应的关键在于对个体某一行为特征形成了突出印象,因而掩盖了对其他行为特征的知觉,导致以点代面的结果。

定型效应——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也就是所谓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定型效应一般是指对一类社会对象而言,对于个人也是适用的。

首因效应——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人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首因效应。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一个人来说,他认为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的主观体验。所以,二者往往被人们看作是同意语,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标签: 组织行为学
「国开学习吧」:用户COOKIE有效时间30天,收藏网址『guokaixuexi.com』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

5.5 领导行为的监控与评估对领导行为监控的方法有哪些?领导者行为监控的方法可分为事前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具体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追究领导的失责行为:引咎辞职、问责制弹劾制。如何对领导行为进行监控?...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设计与文化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

练习案例--工作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适合职员的自由选择任何人都希望有个满意的职业和岗位。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在一个不喜欢的岗位上干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这是极不人道的,也不利于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1 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1 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

4.1 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群体的类型对群体的最基本的分类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此外,群体也可以分为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要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领导行为

本章主要概念:领导、权力、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决策、组织政治行为、领导决策、领导效能、领导行为监控、领导班子结构、领导艺术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个人作用与特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6 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2.6 价值观与态度

2.6 价值观与态度价值观1、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一个人来说,他认为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观取...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环境常常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多端,许多组织昨天还很兴旺,今天就面临着毁灭的威胁。因此,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组织内部各层次、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组织就是在不断与外...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激励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激励

本章主要概念:激励的含义、激励机制、自我实现、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期望值、效价、挫折、强化激励的含义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受到高度...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5工作团队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 4.5工作团队

4.5 工作团队工作团队主讲教师:东北财经大学 孙成志 教授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团队是为满足创造性、灵活性和高水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